「人類將能夠問自己,我是遊牧民族還是定居者?」——牧本次雄

一場失控闖進人類世界的Covid-19,雖衝擊了我們的生活,卻也促使全球人們發現定點辦公並非惟一選擇。而早在疫情蔓延以前,其實已有一群被稱作「數位遊牧族Digital Nomads」的人們,因渴望自由生活從辦公室中出走,身體力行地實踐著WFA(Work From Anywhere),一邊工作、一邊旅行正是他們的日常。

數位遊牧者早在1980年代就出沒

數位遊牧生活的發展與商業、旅遊、數位科技的歷史演進息息相關,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開創先例。以寫作為全職的Steve Roberts被多數人公認為第一位數位遊牧者,他攜帶了史上最早的筆記型電腦之一(Tandy 100),騎乘靠背式自行車,橫越美國長達約27,000公里,這段故事1984年被英國雜誌《Popular Computing》報導,文中稱呼Steve為「高科技流浪者」,提及他在這趟旅程中如何同時兼顧冒險與工作。

1997年,「Digital nomads」一詞首度出現在牧本次雄著作《遊牧上班族 Digital nomads》中,他提出未來網路將創造出全新生活方式,「沒有辦公室的公司」、「四處旅遊的上班族」皆可能是往後人們的生活寫照,而他的預言隨著科技進步的確成真。

數位遊牧族是藉由網路執行工作,樂於在不同國家、城市遠端工作,將生活和旅行完美結合。只要帶著筆電、找到Wi-Fi隨時都能工作,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移動,也許今天在法國巴黎,下個月再前往印度孟買……全然自己掌握工作時間、地點與節奏,旅行與工作不需擇一,兩者並行享受生活的進行式,令不少人稱羨。

↑數位遊牧族充分享受「地點獨立」(Location Independence)所帶來的工作自由,能上網的地點都可以是辦公室。

乘著暢銷書熱潮踏上未知人生旅程

2007年,暢銷書《一週工作4小時The 4-Hour Workweek : Escape 9-5, Live Anywhere, and Join the New Rich》的出版,衝擊了人們對於工作與生活的想像,作者Tim Ferriss在書中描述如何善用網路擺脫朝九晚五的辦公生活,達到更少工時、更快致富的方法,超過百家媒體爭相報導,也吸引了人們爭相投入第一波數位遊牧風潮。

接著,隨著線上視訊會議軟體普及、共享辦公空間數量增加等數位資源逐漸到位,2014~2015年被公認為數位遊牧的主流時代,此時也出現數位遊牧線上平台,其中最知名的便是「Nomad List」網站,詳盡提供各國城市的免費Wi-Fi狀況、消費水平、生活品質、交通等資訊,儼然為數位遊牧者的最佳工具包。

如今,數位遊牧究竟有多盛行?根據MBO Partners資料,2019年有730萬美國人被認定為數位遊牧者;2019年至2020年間人數上升達到1090萬,足足增長了49%;2021年,數位遊牧者的數量則持續攀升至1,550萬。

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壓力,更讓數位遊牧成為另類商機,朝向更有規模性的發展。目前全球已有印尼、德國、愛沙尼亞、葡萄牙、義大利等25個國家或區域推出數位遊牧簽證,根據規定不同,針對能夠證明自己在該地停留期間擁有遠距工作的人,提供時間不等的可續簽居留簽證。若想加入數位遊牧行列,現在或許是不可錯失的良機。

↑位在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提供境外人士跨國註冊成為「數位公民」(E-Resident),該身分能享受愛沙尼亞各項便利的線上虛擬服務。

邊旅行邊工作之前先好好了解自己

文字工作者、線上老師、軟體工程師、數位行銷、設計師等,皆是數位遊牧常見行業,若恰好符合興趣或專長,或許你已經擁有成為數位遊牧者的入場券。然而,想成為數位遊牧一族,評估自身個性卻與工作性質同等重要。

數位遊牧者可以四處旅居看似浪漫,卻也存在不少挑戰,例如,為了追求穩定網路而需妥協工作環境,今天可能是吵雜的咖啡廳,明天則是民宿屋頂才收得到訊號;因為時常更換居住國家,重新安排住宿、交通等雜事是家常便飯,你要有不怕麻煩與挑戰的性格;不一定會在某處久居,將難以與人建立長期關係,你也要有耐得住孤單的心理準備;此外,更須具備良好的自律與理財能力,否則很可能在旅居不到幾個月後,就因為花光存款而無法生存。

當我們重新思考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彈性與平衡,想從生活中得到什麼?你不妨問問自己:我是遊牧民族還是定居者?也許,一段在工作與旅行之間自在切換的驚奇旅程,現在就是起點……

↑數位遊牧者可以四處旅居看似浪漫,卻也存在不少挑戰,評估自身個性卻與工作性質同等重要。

 

參考資料:
The History of Digital Nomadism
Nomad List
15 Digital Nomad Statistics and Curious Trends [*2022 Update*]

 

Text/朱翊瑄、几木
Photo/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平衡書齋】邊工作邊生活的日常,你準備好了嗎?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