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吳庭安

W春池計畫主理人。在回收玻璃產業中成長,循環經濟與環境共生於他而言,不只是創造價值的過程,也不僅僅是企業的DNA,而是歲歲年年力行實踐的日常,在創作與合作持續完善優化中。

 

1961年創辦的春池玻璃,每年回收處理上億公斤、約占全台7成的玻璃,其中有50% 變成原物料、25% 變成建材、20% 變成玻璃製品,5% 則製成藝術品,可減少168,000噸的碳排放量,相當於約500座大安森林公園。 

偕眾人之力推動玻璃回收資源永續

然而,數字不過是數字,10歲起就在父親的工廠裡幫忙挑揀回收玻璃中種種雜物的吳庭安,親眼看過父親面對囤積達數萬噸的手機面板LCD玻璃而束手無策的困境,他太明白為玻璃重新賦予價值、尋求有意義的無限循環,才是唯一的出路。

接手春池近10年的吳庭安,於是串聯玻璃工藝持續與不同領域的團隊與品牌合作,對象從大學生、米其林主廚到知名設計師,領域從生活用品到珠寶、甚至是國際品牌的VVIP專屬贈品,堪稱包羅萬象。

每一次的合作與溝通都是從零開始的挑戰,共同創造必然得經過重重磨合,「即使討論過程中有衝突,只要雙方有共同的目標時,回頭看看北極星,就會知道誰可以退誰可以守。」這份吳庭安稱之為「北極星」的信念,就是循環經濟和永續發展。他笑說,「這份信念會讓你知道最後的目標是一樣的,那些衝突都只是過程。」

↑以玻璃本身為題,在建構與破壞的同時,尋求有意義的無限循環。

串聯玻璃工藝、設計、議題與材料

吳庭安的底氣,來自於始終專注於同一件事。「當我們把自己的事盡量做到極致,就會開始有差異化,就容易被看見。當別人講到循環玻璃或循環經濟、有合作意願時,就會很直覺想到春池。」合作的契機像是自然生長的有機體,從單點、連線進而全面,可合作的範圍無形之間持續變大,「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自己的本質做好,只要抱著夠開放的心,合作通常都會成功,而且效益巨大。」

春池曾與設計師聶永貞合作「蘇富比戰後亞洲藝術」全球限量藏家專冊,吳庭安的團隊須將抽象的想像逐步拆解、歸整出明確脈絡後再和設計師一起完成最終的結果。「你需要有技術力,要懂設計,也要知道品牌想要什麼,這就是我們的價值。」

吳庭安形容將近一甲子來,春池於回收與循環經濟累積的實力像是一潭池水,「我做的是開通渠道、讓水可以流出去。」對於來自各界的邀約,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們也不免感到壓力,甚至有過反彈。吳庭安一次又一次地溝通與安撫,讓師傅們知道自己手中的技術是無可取代的珍寶,其中的多元性和變化性是一般的師傅做不到的。

↑由聶永真設計的「蘇富比戰後亞洲藝術」全球限量藏家專冊,運用玻璃「有機」的意象特性,訴說著戰後藝術的蓬勃發展,也因為設計者的思考,把台灣回收玻璃的環境社會價值,提升到國際等級的拍賣會。(圖片提供/春池玻璃、聶永真)

探索創造新與舊之間的矛盾與共生

只做回收處理的春池一樣可以存活,但曾經聞名全球的玻璃工藝或許就會因而湮沒在歲月中,「技術需要一直轉換,沒有進步就會被市場淘汰。所以談創新的時候,我也希望談『創舊』,把舊的工藝變成價值。」

舊,指的不只是材料或技術,可以是所有行為或思想。吳庭安認為,創新和創舊都不受限於有形或無形,「從老師傅的技藝、將過去的知識運用到現代,都是將有限的資源運用到極大化,它比較像是一種mind set、一種思考邏輯,可以運用在所有產業。」將代代傳承的經驗以符合當代美學的型態呈現,將傳統技藝根據需求創造全新的可能,自然也是一種創舊。

幾前年吳庭安計畫推出玻璃吸管,顧慮之一是人工能否做出又細又長、符合使用需求的管狀。最老的師傅跟他說,這個簡單!原來,運用以前拉霓虹燈管的技術,兩位老師傅談笑間就能拉出十餘公尺長的玻璃管。「現在已經沒有拉製霓虹燈管的需求了,但不代表這個技術沒有用,而是要用在適合的地方。」用開創來傳承,也與循環經濟的概念不謀而合。

↑談創新的時候,吳庭安也希望談「創舊」,把舊的工藝變成價值。

每一回有意識的消費選擇改變世界

近來,吳庭安致力於推動名為「W LOOP循環行動」的計畫,凡選購標有W LOOP春池玻璃循環系統標誌的玻璃商品,若不慎打破,可依照循環回收機制於全台合作店家進行優惠換購,獲得全新的玻璃容器。

「如果看材料本身,碎玻璃只值幾毛錢,這個作法是把我們的利潤用以鼓勵大家進行完整的回收。」吳庭安表示,一對多的努力,也許有朝一日能成為多對多的集體意識與信念,「我希望這個平台能長大,日後有其他玻璃品牌一起加入,讓大家有更多選擇,就能鼓勵這個循環不停流動。」

曾有合作夥伴告訴吳庭安,「W LOOP循環行動」像是把記憶的某一部分延續到新的玻璃容器中,重生後繼續陪伴。有了情感的連結,務實的循環經濟彷彿也有了浪漫的成分,用有意識的選擇改變世界,或許也是我們能為地球所做最浪漫的事。

▋延伸閱讀:
【居心誌】人物專訪 ✕ 吳庭安

 

Text/Anya Lin
Photo/葉仁傑、春池玻璃、聶永真

 

延伸閱讀:

【看人物】吳庭安:循環經濟,永續之下再創新價值

【看人物】陳冠華:長於斯,尋找在地的建築形式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