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譚敦慈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伴隨夫婿林杰樑醫師投入毒物研究數十年,以貼近生活的方式分享健康正確的飲食觀念,以行動傳承俠醫精神,在健康風暴未曾止息的年代成為信心指標與安心的力量。著有《譚敦慈的安心生活全圖典》、《譚敦慈的安心廚房食典》等書。

 

2021年5月15日,對你我而言都是一個極為難忘的日子。先是台北都會區由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啟動了第三級防疫警戒,19日續因疫情持續嚴峻而將警戒範圍擴大至全國,其後雖歷經三次的延長,終於在全島一命的共同努力下,於7月27日調降至第二級警戒。儘管警戒降級了,但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很多人、很多事,都無法再回到過去了。

對於未知的不安與惶恐,讓數量龐大且來源龐雜的各種訊息漫天飛舞,官方說法與所謂的專家說明莫衷一是。在如此紛亂的時刻,長年以深入淺出的衛教方式推廣食安知識的譚敦慈,因其醫護背景與公正客觀的形象,持續提供著安定人心的力量。

了解傳染途徑,是預防疾病第一步

「篩選、接收關於疫情正確資訊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知道這種疾病的傳染方式。」譚敦慈直言,面對疾病,必須先了解傳染途徑,才能知道它的預防方法,「其實許多大型醫院的網站上都有衛教文章,這些內容都是相當可靠的。」對於以個人身分發表的文章,譚敦慈則建議要先從其專業背景進行判斷。「如果他是醫療人員而且背後沒有產品代言,代表他的信任度可能是更高的,資訊應該會比較正確一點。」

「以接種疫苗來說,歐美早就開始打疫苗了,台灣並不是第一個。」譚敦慈指出,無論是接種兩劑相同的疫苗、混打、或是相關保護力的資料,目前皆已有許多相關研究陸續發表,「現在的資訊都非常公開,你甚至可以知道這些疫苗是怎麼做出來的,有的用減滅毒的方式、有的用mRNA、有的用腺病毒疫苗、有的用免疫橋接的方式,它們的副作用也都非常清楚,遇到副作用該如何治療等方法也都出來了,大家不需要這麼害怕。」

以目前在台灣施打劑數最多的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疫苗為例,由於在國外曾經出現血栓等副作用,在台灣曾經飽受爭議,甚至發生拒絕施打的情形。「副作用會有人種的差異,現在事實也證明了在台灣幾乎沒有人發生血栓的問題。」譚敦慈直言,相對於染疫的風險,幾千萬之一的血栓風險實在小得微乎其微,「選擇接種保護力較強的疫苗,還是預防這種疾病最好的方法。」

持續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的基本功

在台灣疫情可望趨緩的現在,譚敦慈仍然建議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繼續保持下去。「我讀過一篇國外的研究,科學家在實驗室中解凍了冰河底下封藏數萬年的古微生物,發現這些古微生物竟然重新復活!」譚敦慈提醒,「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地球暖化後冰河融解,許多塵封在冰河底下的病毒細菌都有可能因此釋出,以後可能會有更多傳染病。」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即有「治未病」的概念,在譚敦慈家中更將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落實為家規。「我們家的小兒子小時候人家流行什麼他就得什麼病,流行腸病毒就得腸病毒、諾羅高峰就得諾羅、盛行流感就得流感。」當時林杰樑醫師和譚敦慈翻閱許多研究歸納出幾項結論:不要揉眼睛、不要揉鼻子、不要以手就口。

「因為眼鼻口都有黏膜,用手揉很容易因此被感染。雖然大人都會教小孩一回家就洗手,但他們常覺得手有沾溼就是洗好了,所以一定要提醒孩子確實做到『內外夾弓大立腕』,用肥皂洗完手還要確實擦乾。」2020年全民開始有了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的意識之後,腸病毒和流感罹病人數確實大減。「我覺得台灣的疫情控制不錯,跟我們很守規矩戴口罩是有關的。」譚敦慈對於台灣防疫成效持肯定態度。

迄今,全球已有超過2億人在這次疫情中受到感染,這場人類與病菌的戰爭,短期內仍未看到止息的訊號。在複雜且漫長的抗疫過程中,諸多的變動與衝擊都可能變成常態,當全世界都在摸索對抗病毒的模式時,不如從保有正常的作息與穩定的心情,更確實且正向地保護自己與家人做起,耐心等待曙光的到來。

 

▋延伸閱讀:
【居心誌】人物專訪 ✕ 譚敦慈

 

Text/Anya Lin
Photo/葉仁傑、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看人物】凌宗湧:美的形式,是最接近自然的形式

【看人物】梁朝勛:每一顆種子,都是一個奇蹟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