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房】「垃圾文化」的生態浩劫觀察實錄

【小書房】「垃圾文化」的生態浩劫觀察實錄

  Foreword 人類經濟已落入只有加速發展、加速產生廢棄物的情況下才能維持,垃圾無所不在,到處都是,以至於我們不再注意到它。然而,來自波蘭最重要文學獎Nike Award得主Stanisław Łubieński,以《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一書驚心叩問:人造廢棄物幾世紀以來有何變化?它們構成了什麼威脅?每個人可以如何務實行動?它們對我們的文明將有何影響?作者示現了消費社會如何發展到人類無法控制的地步,這是一本關於垃圾的散文集,也是一本關於時代荒蕪景象的未來行動備忘錄。  ...
【走書房】懸崖上的海邊書屋  一滴水圖書館

【走書房】懸崖上的海邊書屋 一滴水圖書館

由3andwich三文建築工作室所打造的「一滴水圖書館」(Water Drop Library),位於廣東惠州市平海鎮雙月灣中央公園內,2022年建成的雪白建築隱匿懸崖之上,建築第一眼外觀即是詩意的張力,進入的方法更是極具戲劇性,因為這是一座位於「水下」的圖書館。 一座白色的圖書館,它在池水之下...
【名人書房】王文華:閱讀即生活,人生是創作的養分

【名人書房】王文華:閱讀即生活,人生是創作的養分

作家王文華擅長寫都會愛情,以《蛋白質女孩》一書風靡華文世界,2018年出版著作《我單身的最後一年》,以女性角度出發,描繪單身、婚姻、家庭故事,身為一名男性作家,卻能寫出女性心境,創作意念從何而來?且看《名人書房》聽他一一道來。 古典交揉經典織就的文藝青春夢 王文華從小背誦古典詩詞,雖然年紀小小,難懂古文意境,但意外地,詩詞在心中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小書房】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應該被打造成什麼樣子?

【小書房】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應該被打造成什麼樣子?

  Foreword 建築與環境影響著人類行為,也反映出人類的生活模式。韓國建築師俞炫準,細究古今、詳探東西方空間與時間,綜觀「建築」、「城市」與「生活」的獨特視角與深刻洞察,他在《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著作中提出許多發問與描述,意使讀者透過城市看見人類的生活樣貌,同時看見過去、現在與未來,傳統與尖端科學的相遇,探究人類如何打造出自己的居住空間,並提出一個能夠創造多元生活的空間藍圖。   建築的競爭關係...
【櫞椛文庫館長選書】引一道來自北方的光,重新思考對家的想像

【櫞椛文庫館長選書】引一道來自北方的光,重新思考對家的想像

About林廷璋 作家,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真實。   理想的「家」是什麼樣子的?是有一定結構、採光,還是壁面的漆料顏色,或者一切從簡,選擇特定風格的家具,來為整體空間定調。關於這些思考,其實可以很表象,也能包含一些更深層、私密的體悟。 隨著年齡、身體的老去,因為閱讀與書寫的累積,我不禁開始對文學當中的「空間」有了不同的觀看方式。我想,這應該都是從我母親身上學到的。 保留建築當中的細節,那裡藏有歷史工藝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