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永遠陽光燦爛的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楊玉欣,先是幾乎石破天驚般地促成了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病主法》之立法;其後又出版了《如果還有明天》,藉由24位名人現身說法的生命故事,進一步推廣其理念。可誰曾想,這些成就的背後,竟源自一位行動高度不便的罕見疾病患者,究竟她是如何突破自身苦難,進而走出全然不設限的人生,且透過《名人書房》節目,聽她娓娓道來。

 

無可救藥的浪漫樂觀源自母親身教,也是理性的選擇

19歲時,楊玉欣乍然被醫師診斷患有「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這將讓她從腳趾、腿、逐漸全身肌肉萎縮,進而半身癱瘓。然而,第一時間,不是悲嘆與絕望,楊玉欣想到的是,「家裡沒有錢,所以我要獨立,要馬上找工作;要趕在癱瘓前,趕快為日後做好準備。」

能如此正向樂觀,楊玉欣歸因於從小的耳濡目染,即或家裡經濟也不甚寬裕,他們家餐桌上,總還是會邀來獨居老人,「東西不多的人,好像更願意共享,而這也都還過得去;所以這是我媽媽,讓我們有一種不怕。」

此外,楊玉欣強調,樂觀也可以是理性的選擇,「面對苦難,不是看你沒有甚麼?而是看你還有什麼?」她因而心裡篤定,「我還頭腦清楚,還能講話,我就想應該可以靠說話來賺錢。然後,我還很貪心地想要替不能說話的人發言。」

 

當無常來敲門,你是否準備好?預立醫療決定減少遺憾

因罹患罕見疾病,讓楊玉欣更能感同身受地為弱勢族群發言與倡議,即或明知終將歷經種種阻礙,她還是努力趕在立委任期內,成功推動了《病人自主權利法》之立法。

《病主法》的設計,是以病人為主體,可據以保障病人對自身病況擁有知情權,以及對醫療決策擁有決定權,可事先簽署包括不施行無效急救或無意義醫療等相關主張。楊玉欣表示,「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當無常來敲門前,要先為自己做好準備;不然就是將相關決定權丟給最親愛的家人,讓他們陷入可怕的掙扎中受苦。」

此外,楊玉欣進一步說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僅保障末期病人的善終權,可是對於永久植物人或極重度失智等患者,因為還能透過鼻胃管、呼吸器等人為加工方式來延續生命,就無法適用。而《病主法》就是為「非末期病人」所設計的「退場機制」。

 

好好說再見,在還有明天的時候像沒有明天般的活著

《病主法》自2019年正式施行後,主動簽署者還是極為少數;楊玉欣因而接續規劃出版了《如果還有明天》,期望透過分享病人與照顧者的生命歷程與智慧,提高大家對於《病主法》的認知與簽署意願。

書名構思源自薛岳當年的成名曲〈如果還有明天〉,楊玉欣說,「當年這首歌真是直指人心,讓我們思考『如果還有明天?』意思是『可能沒有明天?』那麼,此刻你最在意的是什麼?最該去擁抱的是什麼?所以這也是提醒我們,要好好認真地活過每一天,在還有明天的時候,像沒有明天般的活著,然後在每一個需要抉擇的時刻,想一想,我有沒有選擇了愛?」

以自身生命來實踐生命價值的楊玉欣,始終秉持著信念,「正因為我承受著極大的痛苦,所以我覺得應該要以更大的反作用力來回應這個苦難;如果我還有能力讓別人不要經驗跟我一樣的辛苦,那也是這個疾病所帶給我一個很大的祝福!」

 

楊玉欣推薦書單:
◎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如果還有明天》

◎龍應台《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
◎孫效智《最美的姿態說再見: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內涵與實踐》
◎鄭家鐘《社會溝通:人人都需要的群體對話課》
◎索甲仁波切《生死無懼》

 

《名人書房》楊玉欣:讀書是精神的饗宴、靈魂的故鄉


《名人書房》YouTube 
《名人書房》FB  
《名人書房》IG 
《名人書房》Podcast 

 

重溫《名人書房​​​​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第四季
特別篇

 

Text/朱惟君
Photo/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

 

延伸閱讀:

【小書房】韓良憶:最好的日子,總是在家常裡

【小書房】張曼娟:家,不是整齊的地方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