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書房】罕病天使楊玉欣:如果還有明天,關於生老病死的靈魂拷問

【名人書房】罕病天使楊玉欣:如果還有明天,關於生老病死的靈魂拷問

笑容永遠陽光燦爛的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楊玉欣,先是幾乎石破天驚般地促成了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病主法》之立法;其後又出版了《如果還有明天》,藉由24位名人現身說法的生命故事,進一步推廣其理念。可誰曾想,這些成就的背後,竟源自一位行動高度不便的罕見疾病患者,究竟她是如何突破自身苦難,進而走出全然不設限的人生,且透過《名人書房》節目,聽她娓娓道來。   無可救藥的浪漫樂觀源自母親身教,也是理性的選擇...
【小書房】韓良憶:最好的日子,總是在家常裡

【小書房】韓良憶:最好的日子,總是在家常裡

Foreword 身為飲食旅遊作家和譯者的韓良憶,曾旅居歐洲13年,目前和荷蘭丈夫定居台北。自認是饞人,對美食有信仰,樂於動手烹飪,食多也就見多,自然有許多精采好說,從春日必食的南北潤餅,到端午必爭的南北粽大戰;從荷蘭友人的餐桌趣聞,到炸薯條的硬道理,韓良憶的「食話」,有時回望根源與鄉土,有時趣味得宛如一道創意佳餚,飲食與生活總是和在一塊,如此構成的每一日──因為家常,都是好日。   「晴光」的美食回憶 最近頻頻走訪晴光商圈,那一帶曾是我熟悉的地方,特別是那裡的食物風景。...
【小書房】張曼娟:家,不是整齊的地方

【小書房】張曼娟:家,不是整齊的地方

Foreword 人生半途,該有什麼樣的風和日麗和雨雪黃昏?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全新力作《自成一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張曼娟以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書寫愛的功課、看見自己的光、重新認識「家」、大人的溫暖與氣派、照顧者的承擔……「時間會帶走很多珍貴的東西,但它肯定也會留下一些寶藏。專注於此刻,因為它將帶領我們走向未來。」這些關於愛與幸福的人生功課,再次深刻探索中年的覺醒,且讓我們穿上歲月的花甲,終於活成自己的樣子。   「看看你的房間,這是垃圾場嗎?要怎麼住人啊?拜託你整理一下好不好?」...
【名人書房】焦元溥:愛書人多聽好音樂,愛樂人多讀好文學

【名人書房】焦元溥:愛書人多聽好音樂,愛樂人多讀好文學

號稱「行走的音樂圖書館」,焦元溥著有《經典CD縱橫觀》、《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樂之本事》及《樂讀普希金》等引介古典音樂的重量級專書,同時也經營古典音樂的廣播節目與線上課程等。然而,大學及碩士皆以國際政治為專業、並非音樂科班出身的他,究竟是如何透過書寫,將文學與音樂結合得天衣無縫、從而產生深度共鳴?且透過最新一季的《名人書房》一窺其究竟。   古典音樂之路的自我養成過程...
【櫞椛文庫館長選書】空間像是一首詩,每一處留白都有自己的聲音

【櫞椛文庫館長選書】空間像是一首詩,每一處留白都有自己的聲音

About林廷璋 作家,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真實。   傳統宮殿的古石牆,化為間隔過去與現在之間的景深;洋房屋外的那級階梯,染上了離別和感傷的氣味;打在傘面上不規則的雨,傘下是聆聽雨聲最棒的音樂廳;倘若在街角的某盞路燈下,再擺上一張椅子,沿著夜幕垂降的邊緣,路燈的光暈與電線桿以極其幽微、自然的方式,創造出富有浪漫氛圍的特殊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