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11 月 13, 2023 | 看人物, 居
Profile 石地發 現年72歲的石地發,為台灣少有的本土資深石雕司阜*(注),精通台灣傳統石雕藝術與施作技法,17歲入行工作至今,55年來持續創作,作品遍布台灣,從南到北皆有蹤跡,此外亦曾擔任文資局匠師執照考試委員、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講師,因技藝精湛、作品具台灣本土風格特殊性,經文化部認定為傳統工藝保存者。 ...
by editor | 11 月 10, 2023 | 居
About游惠玲 曾任《商業周刊》〈alive〉資深撰述,當過10多年的生活飲食線記者,認為人與土地的故事永遠述說不完。很想下田,但肩無荷鋤之力,專注筆耕與弄鏟,現為不自由的自由工作者、十分滿足的皮蛋媽。FB:水方子廚房手記 半世紀前,位於台北市和平西路及環河南路交叉口的華江整宅,是前衛的集合住宅設計;此刻,位在城市邊陲的她,依舊奇幻。...
by editor | 10 月 27, 2023 | 看人物, 居
Profile 陳朝洋 陳朝洋,人稱Tomo師,為知名大木作司阜陳應彬的曾孫。陳應彬曾參與建造北港朝天宮、大龍峒保安宮等全台各地數個廟宇,開創台灣獨有的大木作工法,如假四垂、螺旋式結網等,後人尊其為彬司匠派。陳朝洋是彬司匠派第四代,跟隨祖父陳己堂(陳應彬之子)拜師學習大木作技術,為現存唯一的家族傳人,曾建造與修復的建築物遍布全台與海外,包含三峽祖師廟、聯合報南園、馥園與日本神戶天地宮等。 ...
by editor | 10 月 19, 2023 | 居
Profile|tyfa / Takaaki Fuji + Yuko Fuji Architecture 由藤貴彰與藤悠子共同主持。兩人自2007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所後,分別效力於三菱地所設計與大成建設,2019年起以tyfa / Takaaki Fuji + Yuko Fuji Architecture的名義進行個人項目,竭力於以可持續建築與循環經濟為基礎設計住宅、家具、酒店等項目,以自宅兼事務所「凸窗塔樓」(出窓の塔居 Bay Window Tower House)獲2022年Future House Awards...
by editor | 10 月 5, 2023 | 看人物, 居
Profile 林彥穎、陳彥伶 2014年合流成立十彥建築師事務所,曾是淡江大學建築系同班同學的兩人,分別在國內外建築與都市空間領域持續探索,在不同的道路上養成各自的觀點,以多元文化的背景與廣闊視野,在各種新舊建築與空間中思考過去、現在與未來。近期作品包括新竹市大坪頂納骨塔、淡江教會文教中心、基隆消防暖暖分隊、板橋新埔國小等。 ...
by editor | 10 月 2, 2023 | 居, 愛閱讀
Foreword 每個建築師都無法迴避一個基本問題:什麼是建築?有「現代建築之父」之稱的勒.柯比意,在1923年出版的舉世名著《Vers une architecture》中給出了答案,這本後來成為建築學界的必讀教科書,啟發20世紀無數建築師與各領域藝術家乃至工業設計觀念。今年距離首次出版一百年紀念,且讓我們再次翻閱此經典之作,深刻理解偉大建築師柯比意所提出平面包含建築的決定性因素,畢竟,建築是改造社會的重要工具,「不蓋好建築,就要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