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石地發
現年72歲的石地發,為台灣少有的本土資深石雕司阜*(注),精通台灣傳統石雕藝術與施作技法,17歲入行工作至今,55年來持續創作,作品遍布台灣,從南到北皆有蹤跡,此外亦曾擔任文資局匠師執照考試委員、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講師,因技藝精湛、作品具台灣本土風格特殊性,經文化部認定為傳統工藝保存者。

 

石雕是台灣漢式老建築重要的裝飾藝術,常見於廟宇之中,如柱珠、龍柱、石獅、石像等,圖樣多有傳統典故。清末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復甦,大量廟宇在此時開始興建翻修,石雕一行相當興盛,大批石材與大量石匠從大陸渡海而來,與台灣石匠分別在台發展為不同的師徒派系。

早期石匠師徒多為家族傳承或親緣關係,後期則地緣關係居多,如住在廟宇附近而有機會接觸入行。石地發當年因堂姐夫陳冠雄關係,而有機會入行學習石雕,承襲自台灣本土石匠陳根樹師傅體系。

 

隨時代更迭,轉型的石雕工序

走進石地發位於五股的打石場,他步伐穩健地走著,右手一邊比劃著橫擺在場邊的兩顆巨大龍柱,那是才剛從基隆某個廟宇載回的龍柱。「早期我們石雕部分,廟宇設計圖出來,還沒有動工我們就可以先做了,像這個龍柱也是啊,當初給我設計圖的高度就開始做。」

石地發說,尚未有電動工具發明的年代,石雕必須用工具一刀一鑿的打出來,不但工時相當長,一件石作至少會由兩位師傅分工,拆成3個階段依序完成。「我們早期做石雕學的不是全部,有頭手、二手、拼土不同的部分,你學那種就專做那一種。」

石雕工法分為3個階段,剛拿到石材時,需先將大面積不要的石頭打掉,俗稱「拼土」,通常由學徒或沒有石雕基礎的雜工進行;接著是打模,為石雕工法中最重要的階段,會由技術成熟、石雕資歷豐富的「頭手」師傅操作,鑿出整體石作的主要外型,如有花鳥蟲獸、人物等外觀的深淺、線條與比例配置,皆仰賴頭手作定位與繪製好細部線稿,即為第一手,因此稱作「頭手」;最後一步,則由「二手」師傅根據頭手的線稿,雕刻出細節處與細部修飾,亦可稱作「修手」。

身為頭手的石地發感嘆,這樣的分工過去較常見,近代台灣石雕行業逐漸沒落,收入沒以前高,人才逐漸往工作機會多的中國流動,現在石作都自己一人完成居多。

 

從興盛走向衰落,僅能回望初心

30年前石雕行業已漸入凋零,現況又更加式微。台灣廟宇數量多已飽和,對石雕師傅的需求也逐漸轉為廟宇古蹟修復、私人宅邸裝飾或傳統工藝教學課程等。

然而,整體社會風氣中,一般大眾對於石匠一職的尊重與理解不如以往,此外,政府對於傳統工藝的重視與保護起步太晚,像是文化部規定需擁有匠師資格才能協助古蹟修復事宜,定期舉辦匠師考試。但根據石地發曾擔任考試委員的觀察,真的經驗老道的傳統石匠,若去學科筆試恐怕也考不過,因為考試使用名詞皆是中文,但在行內術語卻多為台語。「只要有匠師執照就可以去營造廠工作,其實只是為了程序,考過才可以去投標。」他感慨地說著。

現行制度對於傳承石雕工藝的幫助有限,石地發內心感覺可惜,但面對大環境的改變與時代更迭,也只能感嘆「無力可回天」。就他個人而言,無論有無工作上門仍會持續地做。「還是喜歡,因為還會想刻一些自己喜歡的作品,還有這種衝動啦!」此時,石地發驕傲地比劃著橫躺在打石場角落的一幅「天官賜福」,精神地說著:「像我做一個這個,就只是想雕,不是誰要的,都不是。」

*注:根據文化部資料,「司阜」是日治時期之前,對具有特殊工藝的匠師尊稱。如台灣有大小木作司阜、剪黏司阜、打石(石雕)司阜等。

 

Text/朱翊瑄
Photo/許家華

 

延伸閱讀:

【李芝瑜專欄】冠德 × 銘傳建築國際講座──藤貴彰的建築回溯

【名人書房】朱宗慶:美的探索豐富生活,用打擊樂分享人生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