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游惠玲
曾任《商業周刊》〈alive〉資深撰述,當過10多年的生活飲食線記者,認為人與土地的故事永遠述說不完。很想下田,但肩無荷鋤之力,專注筆耕與弄鏟,現為不自由的自由工作者、十分滿足的皮蛋媽。FB:水方子廚房手記

 

半世紀前,位於台北市和平西路及環河南路交叉口的華江整宅,是前衛的集合住宅設計;此刻,位在城市邊陲的她,依舊奇幻。

人們會說像是在走迷宮。4個分屬不同里的建築群,被馬路硬狠狠切開,經由環型天橋連接2樓檐廊,2樓的住戶像是在漂浮的巷弄街道生活,再透過建築群裡的上百支小樓梯,讓4層樓的住戶上下裡外穿梭。

 

環形天橋圍城,表演舞臺取景勝地

這特殊的迷航氛圍,也成為藝術家、戲劇表演適合發揮的奇特空間。

進駐萬華地區已久的表演團體「曉劇場」,就曾以華江整宅的公寓為劇場,帶觀眾進入角色家裡觀看親情劇,或是跟著演員在不同空間場景中聽「夏日微涼夜話」鬼故事。這幾年的「艋舺國際舞蹈節」,也以整宅天橋及周邊為舞臺演出。「曉劇場」在臉書寫著:「上到2樓半的樓梯間再下樓,便從後棟穿越到前棟,數條小路在整宅各棟互聯的特性,第一次來到這裡常常會搞不清東南西北呢!」

環形天橋是華江整宅半世紀來的正字標記,白晝天光照得這裡像座圓形大劇場。天橋不單純是過道,還緩緩長成了居民的生活空間,種花蒔草曬棉被是日常,而華江陸橋從天橋上方飛越是習以為常,時空錯置的混亂感恆常,最喧囂的路邊,最悄聲的存在。

1970年代初期落成的華江整宅,是因應1968年華江橋開通,為整頓周邊違建及垃圾而建造。以半自足社區為目標,公共設施考慮周到,設置社區共用水塔、衛生下水道、汙水處理場等基礎建設,也有便民的加油站、幼稚園、公園等。

由當時的台北市長高玉樹邀請六位建築師合作設計,翻開名單,有種遇見建築界天團的崇敬感,大師各自有其代表作品:陳其寬(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與建築師貝聿銘合作)、沈祖海(台北世貿中心)、黃寶瑜(國立故宮博物院)、高而潘(台北市立美術館)、虞曰鎮(台北市立棒球場)、郭炳才。

中原大學建築系研究生蔡東佑以華江整宅為研究對象,他在論文〈華江整建築宅社群空間重構──集居形式與公私領域的界定和辯證〉中提到:「(華江整宅)建築風格反映了1960年代的建築潮流,隨後1970年代,政府推行萬大計畫以及小規模的巷清計畫,可以看到當時政府對於台北市西區計畫的重視程度,並且於華江橋和平西路端出口採圓環設計,足見當時對於台北市城市意象營造的重視。」

 

住者有其屋,空間場域賦予新設計

而今,原始設計的商業機能早已沒落,房子順著歲月,長出她自己最接地氣的獨特樣貌。回到1樓,超挑高的亭仔腳空間,讓店家有寬敞舒適的門面,訪客散步走路也愜意。雖然多數商家大門緊閉,但老鋪豆漿、麵攤,依舊承載著老住戶的記憶,早餐吃燒餅,下午餓了,下樓拐個彎就能叫碗麵來吃。

然而,華江整宅就像其他在1970年代因經濟效益而大量建造的4、5層樓步登公寓,走過50個年頭,建築跟住戶一樣,都面臨躲不掉的老化議題,解決電梯問題是當務之急。2022年,位於環河南路二段近龍山國小側,建置了華江整宅電梯,便利有需求的居民。

電梯的設計概念,來自於2018年「台北市第二屆智慧生態社區競圖」比賽的優選作品「萬代風華:我們在天橋上奔跑」。得獎者是中華大學建築系畢業校友劉俞伶和尤莉慈,參賽當時她們是大三學生,除了電梯,還做了許多貼心設計:利用「奈米光觸媒水性外牆漆」重新粉刷建築量體,以自潔抗汙;利用「垂直綠化」保護建築立面,調節氣溫,美化視覺感受;增設空中運動場,重新規劃廊道使用;舉辦空中綠色市集、共餐等,增加居民的溝通與交流。

1970年代的量產化住宅,走過上一世紀的時代任務,老社區活化重生有其必要,繼續打造適合現代生活尺度的住宅。這一世代的房事議題,既要「住者有其屋」,也要「住者有其好宅」,讓半世紀前的未來在此刻繼續綿延下去。

 

Text/游惠玲
Photo/李俊賢、許家華

 

延伸閱讀:

【步登公寓】步登公寓,半世紀的時時刻刻

【學設計】定番!那些建築師跨界設計的家具單品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