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游惠玲

曾任《商業周刊》〈alive〉資深撰述,當過10多年的生活飲食線記者,認為人與土地的故事永遠述說不完。很想下田,但肩無荷鋤之力,專注筆耕與弄鏟,現為不自由的自由工作者、十分滿足的皮蛋媽。FB:水方子廚房手記

 

「步登公寓」(Walk-up apartment)這個聽起來帶點時髦感的名詞,其實是許多台北人再日常不過的共同生活經驗。

建築師林君安在著作《台北步登公寓》中解釋其定義,「是指4、5層的無電梯集合住宅,源自1920年代的現代主義社會住宅,其中的雙拼梯間型後來也大量出現於台北,多數建於60~70年代,成為最普遍的都市住宅。」

步登公寓,城市居民集體生活經驗

我住過的3棟步登公寓,都是建造在上述年代區間,存放著從小到大的成長記憶。

樓梯間,是我短暫乘涼的祕密基地。夏季豔陽高照,但曬不到太陽的樓梯間總是涼快,推開門,擱下沈重的購物袋,瞬間清心沁涼。

拾級而上,家戶都有不同的鐵門樣式。

開門進屋,前陽臺是內與外的中介空間,「我回來了!」總是喜歡邊脫鞋子邊喊。長廊透氣透光,給鞋子、植物和自己一個喘息地;陽臺上防盜的老鐵窗,還刻畫著時代花樣,擱上幾盆綠植栽,就能為室內造景。如果後陽臺沒有外推改建,是都會區中莫大的幸福象徵,晾曬的衣物有遮風擋雨的空間,不必擠在室內弄得潮溼難耐。

對講機壞了,沒有管理員的5層樓公寓,能與快遞員保持「聽得見」的友善距離,「請等我一下,我馬上下來。」腳步聲咚咚咚,聽起來,像是準備上演一齣浪漫青春劇。

雖然沒有發生什麼愛情故事,但公寓自在的進出方式,倒是讓我遇見一隻貓。梅江是我們那條巷子的街貓,天氣溫暖時,她會躺在街邊的車頂上曬太陽,慵懶自在,這是靜巷公寓前才有的福利。每次經過她身邊,我會習慣跟她說上幾句話、摸摸她的脖子。漸漸的,我們從陌生變得熟稔,梅江開始會尾隨我走上公寓3樓,我們也會特別為她準備貓食。

夜裡10點多,公寓樓下傳來搖動鑰匙的聲響,梅江會跑到門口喵喵叫,示意要我們幫她開門,門一開,她就一溜煙跑下樓。我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梅江的主人就住在隔壁的連棟公寓裡,和我們是不同大門進出,他下班得晚,梅江就自個兒出門溜達,探探不同住戶的公寓生活。

後來,梅江到訪我們家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有時甚至過夜,她的主人似乎連著幾天都沒有回家。幾天後,公寓電鈴響了,梅江主人告訴我們,他因為要照顧長輩,得搬到附近的電梯大樓,沒辦法再養梅江了,希望能把她託付給我們。

於是那些年,家裡多了一位可愛又獨立的成員,陪伴我們好些歲月,是那段公寓生活裡的重要印記。每當我們拐進巷子,準備拿出鑰匙打開樓下大門,梅江就會聽聲辨人,跑到陽臺門邊等待,我們也會熱烈奔跑上樓,急著從門縫間找她、笑著與她相遇。這是公寓住居的優勢與趣味,屋裡屋外,總是這麼近。

 

量化生產的住居,解決都市人口膨脹

走入歷史脈絡,台北的步登公寓最早是如何生成呢?《台北步登公寓》書中提及,最初公寓建築型式興起,主要是因戰後台北的都市擴張,「僅管單一住宅類型不可能一次解決人口大增與都市擴張的問題,但是步登公寓作為當時西方高密度、複層、集合住宅的主要類型之一,很快被公部門採用,試圖作為住宅問題的解法。」

有趣的是,台灣步登公寓原型其實跟當時的現代主義住宅相關,「『雙拼梯間型步登公寓』與同時代的其他步登公寓類型,在世界各地都不是長時間演化而成,而是受到德國早期(1920~30年代)現代社會住宅的理念及案例影響而生。」

而這也改變了城市的住居模式與生活型態,「台北步登公寓的生產者一致接收了現代主義社會住宅的家宅定義,採用核心家庭的單元模型,一戶住一戶……於是前所未有地,創造了小家庭類型獨占的年代,一開始為2房,後來主打3房。」

步登公寓是時代產物,形成台灣都會地區的重要建築風景,沒有電梯、缺乏管理、老舊問題,不論是不是適合未來,都曾是常民生活的集體記憶。我很喜歡書裡的一段話:「其建築價值並不在於形式的偉大發明,或是細部的精雕細琢,而是在於住宅空間中所收納的日常生活,以及綿綿密密蔓延而成的都市地景。」

一起閱讀,一起散步,去走看步登公寓的靜謐與鮮活。

關於「步登公寓」的延伸閱讀:

▋《台北步登公寓:台北最普遍的住宅類型從何而來》
作者:林君安著
出版社:田園城市出版
建築師林君安研究近現代集合住宅建築史,將其博士論文改寫成並出版成書,解答了步登公寓半世紀來的身世歷史。

 

Text/游惠玲
Photo/李俊賢、游惠玲

 

延伸閱讀:

【學設計】都心度假生活宅,女力設計的歲月靜好

【學建築】BIG新加坡新作:城市裡的垂直雨林建築座標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