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陳朝洋
陳朝洋,人稱Tomo師,為知名大木作司阜陳應彬的曾孫。陳應彬曾參與建造北港朝天宮、大龍峒保安宮等全台各地數個廟宇,開創台灣獨有的大木作工法,如假四垂、螺旋式結網等,後人尊其為彬司匠派。陳朝洋是彬司匠派第四代,跟隨祖父陳己堂(陳應彬之子)拜師學習大木作技術,為現存唯一的家族傳人,曾建造與修復的建築物遍布全台與海外,包含三峽祖師廟、聯合報南園、馥園與日本神戶天地宮等。

 

在未有鋼筋水泥的時代,人們的房屋、廟宇多為木造結構,鋪上磚瓦。在傳統建築中,大木作司阜即是建築的骨架與靈魂,經由巧手與工具將梁、柱、棟架等建築主結構用一根根木料榫接而成。

 

阿公一手拉拔的大木作司阜

 「我做過業務員ㄟ,給人家請,賣鬆緊帶的。」現年82歲的陳朝洋看起來氣色相當好,聊到自己拜師前的經歷,他說因為阿公(陳己堂)捨不得孫子走上大木作司阜這條辛苦路,自己曾在外面上過班;未料當年時機不好遇上倒店潮,一次合作店家被人倒了一兩百萬,差點被老闆扣薪水,嚇得他趕緊辭職。

「我就跟我阿公說,我要學做大木師傅,要是再被倒一次,祖產可能都要賣掉了!」自此,陳朝洋拿起刨刀,跟著當時70多歲的阿公學習。從姿勢怎麼擺、工具怎麼拿,阿公手把手地教著陳朝洋。17歲那年,他開始跟著阿公到大小廟宇上工,陳朝洋相當有天分,不但上手,還逐漸成為老前輩們敬畏的快手。

 

曾祖孫共同維繫的陳祖厝

坐落於寧夏夜市周邊,現為台北市市定古蹟的「陳德星堂」亦是陳家祖厝,立祠時間可追溯於1890年,當時由陳霞林等人建造於台北城內文武廟東(今日總統府地點),直到日治初期,該地點被徵為總督府用地,陳德星堂被迫遷至現址。由於大木作有著珍惜材料的傳統,搬遷後許多舊料只要還堪用,曾祖父陳應彬通通撿起來,於1912年重新設計建造,1916年正式落成。

時間拉回近代,2009年陳德星堂面臨需要修繕與維護,受委託處理的營造廠卻不知道如何重現傳統木作結構,透過李乾朗教授介紹,請陳朝洋協助辨識、修復與重建。「這些全部都是舊的,上面梁是換新的,拆下來如果發現蟲蛀或損壞,就再仿做新的補上去,整個前殿屋頂延伸到裡面都是我修的。」站在陳德星堂的前殿,他仰著頭比劃,和我們說明。

陳德星堂屋頂為台灣常見的廟宇外觀──假四垂,廟宇屋頂左右兩側的尖端翹起,大屋頂上方又堆疊著小屋頂。「這個作法是我曾祖父他自己發明出來的,從那時傳承下去,台灣有這樣屋頂的,大部分都是我們做的。」陳朝洋進一步解釋,假四垂內部構造有很多榫頭,若不會做、套不好的話,磚塊放上去便會翹起來。

之所以名為「假」四垂,意即實際上僅有一層屋頂,是透過工法與技術加高,營造出「重簷」造型。除了外型好看,假四垂的設計與榫接構造更有通風、除溼的效果,可以讓廟裡環境較為乾燥,木材長年下來也不易腐爛。順利修復後,陳朝洋也因此榮獲2014年第3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

「有人問我做古蹟有什麼心得?我說做古蹟哪有什麼心得,要做新的才有心得。」問起陳朝洋現在覺得最滿意的作品,他露出驕傲的神情,眼裡閃著光答道:「南園。」

 

獨樹一格的南園十字脊

「我做過的建築裡,南園最花腦筋。那是台灣第一次有那樣的屋頂,而且是木作的,很多人以為是鋼筋水泥,並不是。」陳朝洋表示,南園的十字脊屋頂相當突出,自己混合了日式與台式閩南漳州派*(注)的大木作工法,獨創而成。

南園以融合江南園林與閩式建築聞名,於1984年時興建,由建築師漢寶德設計、陳朝洋與陳專琳兩位大木作司阜共同執行。憶起當年蓋南園的過程,陳朝洋笑著說:「漢寶德說他想要做十字屋頂,請他的學生登琨艷畫示意圖;我一看到圖,就跟林瑞雄(營造廠老闆)說:『這蓋了會倒!』」

未受過傳統大木作訓練的建築師,現場經驗多半較少,工程執行面仍需仰賴專業工匠評估。得知設計圖不可行,漢寶德便親向陳朝洋請教問題點,他以實際尺寸放樣,說明設計上的連接性不夠,若遇到颱風、大雨,整間屋子可能不堪一擊……後來才共同修正。建築物除了建築師,負責實作的匠師也同等重要,需要同心協力,才能順利完成經典的好作品。

憶起南園的施作過程不容易,陳朝洋比喻是他最用心的作品,但卻不覺得困難。「因為做這個工作好像學跳舞,基本步學會,就會花步了。你就把基本步、花步發展起來,這樣就可以應用了。」

 

代代傳承的上梁民俗祭儀

早期建築無論是廟宇或住家,上梁前皆會有念咒儀式。大木作司阜除了學習技術,也要學習整套民俗與儀式系統。陳家也不例外,將獨特的上梁儀式代代傳承下來。

「通常在中梁上去之後,要跟神明報告說他的蓋廟好了。」陳朝洋分享,上梁儀式十分嚴謹,尺寸、位置、日子與生辰八字都要看過。過去做蓮華寺時,曾遇到上梁日期的年、月、日、時皆與自己的八字完全互衝的情況。身旁親友、司阜多阻攔他「不可以去啦!」他還是去了。

陳朝洋誠心誠意地一步步按阿公教的方式進行,請了12個人參與念咒儀式,左右各站兩排,畫符、祭品皆不馬虎,更告誡在場的人皆不能開口說話,需要什麼只能比手畫腳。當要上梁時,陳朝洋一爬上去,沒碰上東西,手錶突然無緣無故直接脫落、摔在地上,當下的他內心有些害怕,但仍然保持安靜,穩穩地將梁放上去就下來了,有驚無險地順利完成上梁儀式。

除了廟宇,住家亦有念咒儀式,只是儀式形式會有些差異。這也是為什麼早期人們常說,蓋房子最好找認識的大木司阜,或是對他們禮遇一些。因為念咒儀式、梁的尺寸與位置或風水優劣皆可能影響屋主,但只有真正做這行的人才會知道。

然而,現代無論是大木作珍貴的傳統技術,或是獨特的民俗祭儀,都已逐漸走向凋零。

「我做完南園,又再做了一些其他建築後,中原大學的薛琴教授來找我。」近年來,為維護古蹟需要傳統工匠人才,無論中央、地方紛紛開始積極舉辦推廣課程,希望讓更多民眾認識這一把即將失傳的技藝,或培訓、傳承相關人才,然而,以彬司匠派為例,陳家出師的大木作司阜皆已離世,現在僅剩陳朝洋一人,起步真的晚了……

*注:根據陳德星堂家譜記錄,陳氏家族在康熙57年時來到台灣(祖籍為福建漳州,曾祖父陳應彬為陳氏家族傳統大木作技術的代表人物,技藝精湛,領銜、培育家族參與近代許多台灣著名傳統建築、寺廟的營建);目前台系大木作技術可區分為漳州派、泉州派與潮州派3種,陳朝洋為漳州派,做工較為精細。

 

Text/朱翊瑄
Photo/許家華、南園

 

延伸閱讀:

【學設計】生活的無盡想像,譜寫田園生活小舞曲

【李芝瑜專欄】藝文迷看過來!2023全台必看展覽活動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