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2 月 15, 2020 | 食
粥,是華人獨特的飲食智慧,它可豐可儉,可甜可鹹,加上不同食材變化無窮。 乍暖還寒的春天,最適合來碗粥。熱呼呼一碗下肚,不僅全身溫暖,也很有飽足感。最重要的是,粥品製作簡單方便,把食材準備好之後一鍋煮,有肉有菜營養均衡;而米粒的口感,還能依個人喜好決定熬煮的時間,喜歡吃台式米粥,甚至可以用白飯下去煮。 一兩個人的簡單餐食,準備一鍋粥,或是再配個簡單的荷包蛋、醬菜,就能成就豐富滿足的一餐。 食材: 白米 …… 半杯 豬龍骨…… 300公克 碎干貝 …… 10公克 薑片……5片 小松菜……1株 清水……1,500毫升...
by editor | 2 月 10, 2020 | 食
到底什麼樣的人會開餐廳?這個問題從來沒有定論,但什麼樣的人可以煮出美食?這答案卻是可以肯定的:腦中擁有美味回憶與記憶的人。 「灶腳古早味私房菜」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美味回憶的餐廳。老闆許家兄妹都不是餐飲人,負責外場的妹妹退休後才接觸餐飲;至今負責每天市場採買、在廚房從早忙到晚的許茂松更曾是專業音樂製作人。但是,當他決定轉行跨進餐飲業時,母親的料理給了他靈感和力量。 記憶中的媽媽味...
by admin | 8 月 5, 2019 | 食
空間美學│台北西區美感提升的實作場 穿過台北西門紅樓的酒吧區, 人聲瞬間安靜許多,熟門熟路的人更知道斜對角內江街走進去,就是西門町的祕密美食巷之一,而在這樣傳統的老巷弄裡,一間通透雪白、掛著紅綠歐式旗幟的三層老屋,正是台灣茶飲品牌─日常野草─的所在,這裡也是母品牌「日常經典」的首間街邊直營店「日常聚落」。 由建築師黃金樺創辦的日常經典,...
by editor | 7 月 4, 2019 | 行, 食
2014年,在我出版的《紐約人的城市翻轉力》一書內曾介紹紐約布魯克林區,由一位脫北者建商Young Woo所經營的名為Dekelb Market的匯集在地青創業者的創意市集。五年前的時空,對照當年的台北,不少建商常以一種超現實的方式經營著未來會蓋建案的土地,為其賦予階段性任務。不論是都市梯田、湖上村落等等,所有在國外建築雜誌上會出現的前衛設計提案,只有在養地階段時才可能曇花一現出現在台灣的土地。 因此,當時我認為特別值得跟台灣的讀者分享。 ...
by editor | 5 月 23, 2019 | 行, 食
誰說吃肉一定跟野蠻畫上等號,快來巴黎享用一場令人醉心的吃肉小旅行! 由暱稱牛肉男孩(beef boy)的義大利主廚Riccardo...
by editor | 5 月 23, 2019 | 行, 食
位於義大利米蘭中心地帶的布雷拉區,洋溢著文藝氛圍,走在小巷中,與藝術系學生擦肩而過,是當今米蘭的文青聚集。這兒不但有知名的藝術學院—布雷拉美術學院,更座落著一座小而美的美術館—布雷拉美術館。 走進布雷拉美術館,拿破崙的雕像在中庭迎接著。布雷拉美術館以擁有豐富館藏成為許多藝術迷前朝聖之地,其中在藝術史佔有極重要位置的代表性藝術家拉斐爾、安德烈亞. 曼帖那等人,更是布雷拉美術館的得意館藏。 此外,布雷拉美術館裡一家令人著迷的咖啡店更是不容錯過的時髦打卡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