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5 月 10, 2024 | 居, 愛閱讀
Foreword 近年來在國際上相當活躍的韓籍建築師俞炫準,擅長以書寫向大眾傳播建築學知識,其最新著作《空間的未來》,探討在COVID-19病毒肆虐之後,如何打造出適合人類與地球永續共存的未來新空間。俞炫準認為危機就是轉機,他強調:未來是由敢於夢想的人創造出來的,這反而是開創新時代的契機,可就此翻新不適用的建築法規與實現居住正義,而我們該如何跨出第一步?書中提供了檢討與答案。 蓋一棟建築,只要設計得有創意,不必多花錢,也可以創造出社會價值。...
by editor | 10 月 2, 2023 | 居, 愛閱讀
Foreword 每個建築師都無法迴避一個基本問題:什麼是建築?有「現代建築之父」之稱的勒.柯比意,在1923年出版的舉世名著《Vers une architecture》中給出了答案,這本後來成為建築學界的必讀教科書,啟發20世紀無數建築師與各領域藝術家乃至工業設計觀念。今年距離首次出版一百年紀念,且讓我們再次翻閱此經典之作,深刻理解偉大建築師柯比意所提出平面包含建築的決定性因素,畢竟,建築是改造社會的重要工具,「不蓋好建築,就要革命!」 ...
by editor | 4 月 27, 2023 | 愛閱讀
About林廷璋 作家,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真實。 傳統宮殿的古石牆,化為間隔過去與現在之間的景深;洋房屋外的那級階梯,染上了離別和感傷的氣味;打在傘面上不規則的雨,傘下是聆聽雨聲最棒的音樂廳;倘若在街角的某盞路燈下,再擺上一張椅子,沿著夜幕垂降的邊緣,路燈的光暈與電線桿以極其幽微、自然的方式,創造出富有浪漫氛圍的特殊領域。...
by editor | 4 月 10, 2023 | 愛閱讀
Foreword 建築物提供我們剖析國家與時代的切面。建築物不只擁有地標上的意義,還反映出周邊地理與氣候,也隱含當地人的文化DNA,以及人類的生活如何受到居住空間的影響。身為建築師的俞炫準援引例證,在其著作《城市如何運作:從人文學看待城市的15種觀點》裡,透過15章節的發問帶著我們一起重新觀看一座城市,從有形的建築物規範出無形的空間,看見空間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與科學,其間的衍生結構浩繁如星,但答案都在這座城市裡。 有兩棟著名的小型私人住宅,具有相同的目的,卻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by editor | 2 月 14, 2023 | 居, 愛閱讀
Foreword 建築與環境影響著人類行為,也反映出人類的生活模式。韓國建築師俞炫準,細究古今、詳探東西方空間與時間,綜觀「建築」、「城市」與「生活」的獨特視角與深刻洞察,他在《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著作中提出許多發問與描述,意使讀者透過城市看見人類的生活樣貌,同時看見過去、現在與未來,傳統與尖端科學的相遇,探究人類如何打造出自己的居住空間,並提出一個能夠創造多元生活的空間藍圖。 建築的競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