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10 月 28, 2022 | 行, 食
走入Hana廚房,在鋼構建築之下融入了大量原木與竹子等自然材料,三面開窗更向綠色山林敞開無盡的視野,表達出對山林、自然、土地的敬意,料理更如同空間展現出無比的開放性,這也正是Hana廚房之所以迷人的原因。 用食物連結遙遠的兩個文化 數年前來到阿里山旅行的Hanna,因為愛上來吉部落而選擇留下,在這裡結婚、生子、創業,且因為打造了Hana廚房帶動部落經濟,如今她的餐廳已成為支持青年返鄉的重要基地。談起第一眼所見的來吉,這裡之所以令她感到動容的,是它的自然。「來吉讓我想起小時候生長的農莊。」...
by editor | 10 月 11, 2022 | 食
Foreword 從科學角度來說,只要有電流的地方就有輻射,生活中常使用的電器用品,如電視、冰箱、冷氣、電腦、手機等,只要將用品開關打開即會釋出電磁波,經實驗和調查結果顯示,長期處於輻射超過3.0毫高斯即會威脅到我們的健康。電磁波無所不在,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對應之道當屬補充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有助降低輻射傷害,對於健康也很有幫助。 ...
by editor | 9 月 21, 2022 | 食
在台灣,法式料理對多數人而言,仍是相對正式與講究的用餐選擇之一,部分饕客對於法國菜的浪漫想像,如身處歐式宮殿般古典空間裡用餐的情境雖難以複製,但如今有更多餐廳透過老屋新生,結合法國菜優雅的姿態,重現老宅往昔的恢宏與榮光,也讓法國菜與台灣在地元素串起更多連結與想像。 位於台北晴光商圈、前身為戰後首任央行總裁徐柏園的官邸,經過製傘業起家的吳其峯與王卿夫婦重整後,如今已成為台北市最具特色的法國餐廳之一「CEO...
by editor | 9 月 17, 2022 | 行
台東關山坐落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自日治時期以來就是縱谷南區的行政中心,也是日式移民村,整齊的街道、完善的公共設施,在當時非常繁榮。時至今日,因人口外移與高齡化,關山逐漸失去光環及活力,成為全台人口最少的東台灣小鎮。 為了讓更多人重新認識關山的美好,心繫在地發展的關山鎮公所、鎮農會及在地社群匯集成為一股力量,自2016年開始推動「關山文創聚落發展計畫」,辦理「百工換宿」活動,招募青年到關山「駐老屋 X...
by editor | 9 月 5, 2022 | 食
Foreword 以農業著稱的台灣,「全球在地化」風潮早已悄悄運作多年,除了大家熟知的農產品,原來台灣也有生產不少無花果、羅馬花椰菜、黃金果這些國外常見的食材,大幅縮短產地到餐桌的距離,減少碳足跡。 而隨著地產地銷的有機農業型態崛起,更以友善農法的方式,生產出台灣種作、擁有原產地風味的美味食材,提升食材的鮮度與品質,讓國外食材得以在台灣落地生根,豐富你我的餐桌風景。 波特貝勒菇是目前所知個頭最大的食用蕈類,長得像是洋菇的放大版,又稱波特菇、龍葵菇或皇帝菇,其名稱是從英文Portob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