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calization】台灣新建築:橫山書法藝術館 伏流自然地景的詩意

【Glocalization】台灣新建築:橫山書法藝術館 伏流自然地景的詩意

科技的進步,讓城市儼然成為全球頂尖建築的實驗競技場,不過比起炫技,這塊土地上許多當代建築師更加著重融入環境、連結在地,對環境產生正向的「擾動」,建築不再是生態殺手,而是把人帶回自然的媒介,回歸共好本質,是為台灣新建築的另一觀點。  以書法元素為靈感打造的禪境...
【侘寂美學】日本傳統工藝金繼  重修於美

【侘寂美學】日本傳統工藝金繼 重修於美

日本的繩文遺跡中曾出土過一批陶器,有以漆接著的痕跡,證實了早在萬年之前,日本已有以漆修補物品的技術。室町時代之後,這項修補技術結合了蒔繪技術形成金繼工藝,隨著茶道精神與侘寂之美的普及與深化,讓修補也有了藝術成分,也讓日本的美學意識再次昇華。 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 金繼,在日本稱為「金缮い」,不僅僅是用於黏合碎裂的器皿,金繼的技法並不是掩去或隱藏經過歲月所造成的破損及傷痕,而是將這些過程與現象結合由金、銀、朱色綴上的景色,讓人們對器物的記憶與歷史有著深刻印記,同時施加新的調和,在賦予延續的可能同時,也能增添愛物之心與惜物之情。...
【識冠德】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  生活美學是一種選擇

【識冠德】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 生活美學是一種選擇

對於好感生活的想像,向來倡導人文美學的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從食、衣、住、行層次的生活細微面出發,也許是一場草地上的市集,或是一齣在地舞台劇,抑或閱讀一本好書,都能在一成不變的日子裡,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共感幸福元素,教人重新發現美好感動。 KINDOM 363:感受閱讀與空間的互動 位於北市松山區民權東路三段的「松山民權東公辦都更案」基地,冠德建設在開工前將這塊暫時性的綠地規劃為KINDOM...
【趣生活】療癒流動畫  遇見獨一無二的自己

【趣生活】療癒流動畫 遇見獨一無二的自己

畫畫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還記得小時候在牆上大肆作畫的心情嗎?那些毫無構圖模式的線條,正是孩子認知世界與自我表達的展現。長大後的你,若想透過畫畫抒解壓力,不妨嘗試看看在歐美風行已久的流動畫(Fluidart pouring painting),將徹底解放你的內心小宇宙。 選色之前,先讓心安靜下來...
【學建築】穀倉藝術館 老屋再生啟示錄

【學建築】穀倉藝術館 老屋再生啟示錄

來到台東池上,沿著火車鐵道前行,就能看見池上穀倉藝術館佇立在黃金稻浪之中,那神采奕奕的樣子令人難以聯想,它的前身是一棟容貌滄桑的60年老穀倉。 在當地企業多力米公司、台灣好基金會以及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陳冠華的聯手之下,老穀倉轉型成為地方藝術館,精神糧食替代五穀成了新的內容物,重新用不同角度與常民生活緊密相連,成為老屋節能減碳再生的新示範。 永續設計不是數據說了算  主持設計的陳冠華指出,要把穀倉轉型成美術館,一方面想維持自然採光,一方面又要顧及藝術品保存,或是觀賞者的舒適性,這當中的設計是一連串的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