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dmin | 8 月 29, 2019 | 居
全世界各個國家幾乎都面臨著居住正義的問題,要不是住房不夠,就是房價太高,一般民眾完全負擔不起,因此也有許多建築學院的師生希望以自己的專長,為世界帶來一些改變。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建築學院(Iaac),最近的應屆畢業生Kammil Carranza、Jitendra Farkade和Vinay Khare等人,就提出了以人工智慧解決香港籠屋問題的解套方式。 ...
by admin | 8 月 29, 2019 | 行
建築女爵Zaha Hadid雖然在2016年逝世,但身後仍然留下了許多令人驚豔的作品,比如杜拜融冰大樓,也好比即將在今年9月30日正式啟用的北京大興機場。 北京大興機場建築計畫起於2011年,因為以乘客吞吐量來看,現有的北京首都機場是僅次於美國喬治亞州雅特蘭大機場,為了紓解分流而進行建築方案招標,最後由Zaha...
by admin | 8 月 29, 2019 | 居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幻想過隱居山林的閒適生活,或是擁有一棟專屬於自己的山間小屋,遠離塵囂過著恬靜的日子,本文要介紹的住宅屋主也是如此。早期是一位軍事獨裁統治左派份子的他,現為著名政治學家和哲學家,工作上需要大量涉入喧囂紛擾,所以他渴望追求平靜。因此他在2014年夏天,他找上了建築團隊Atelier...
by admin | 8 月 29, 2019 | 行, 愛閱讀
亞馬遜森林大火、冰島冰川消失、北極熊被迫到城鎮裡覓食,這些不再只是新聞紀錄畫面,而是現在進行式!如何與地球共生共存,永續性這個名詞近年在建築設計領域相當火紅。而瑞典設計工作室Emma Olbers studio的總監艾瑪.奧爾伯斯(Emma Olbers)即是長期關注此議題的佼佼者。 位於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國家博物館在歷經五年的整修,去年11月終於重新向大眾開放,艾瑪受邀參與了其中舊圖書館的改裝。 她的任務是“為休息與反思的片刻創造一個空間”,以及負責檔案室中的小型展覽空間。 ...
by admin | 8 月 29, 2019 | 行
在當代設計如萬花筒般蓬勃發展之下,我們常忘了回歸初心,設計的基本功能其實在於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前提下,帶入美學,造就許多當代設計典範。位於巴爾幹半島塞爾維亞的諾維薩德(Novi Sad),即將出現令人期待的環境工程設計「肘影橋」,正是融合解決環境問題、社區開發與美學的最佳案例。 每年4、 5月,多瑙河水流漸強,減緩了灌溉水系DTD運河的水流,稱為“春季匯流”,為防禦洪水,並加強兩岸地區的開發,諾維薩德地方政府廣昭賢士,最終由Branislac Redžić和Dra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