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生活的質感是由細節構築而成,好設計也不是僅可遠觀的藝術品。2024年,《居心誌》推出全新單元「日用好設計」,邀請各界達人以獨到的眼界經驗與美學觀點,分享他們的生活用物學以及親自挑選、覺得好用的日常小物5選,讓更多人深切感受:美學不是陽春白雪,而是日常所見所得,進而習得如何藉由設計改變生活、豐富生活的趣味與歡喜。
擔任「小花計畫」系列展覽策展人,並參與臺灣文博會、台灣設計展等策展計畫,方序中的設計實力與獨特風格未曾囿於單一領域,而是持續以多元形式述說著對於世界的認知與思考。
以時間品味物件的溫度,打造舒心生活
時間,是方序中選物的重要指標。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變化,進而呈現獨特樣貌、紋理與質感的木質、皮革、鐵件等材質,在歲月中積累磨刻出無法複製的獨特印記。「買一輛老的Mini或Porsche,好好照顧它,每一年都多一點味道,多擁有一天,就多一點價值和陪伴的理由。」時間賦予的獨特價值與意義,總有人明白它的珍稀可貴。
方序中坦然地說,以前確實太常亂買、太常待在古董社團裡挖寶,如今,有了穩定安心的家,他在下手前多了一個動作:思考這個新存在,能不能編排進現在的生活中。「它會出現在哪裡?出現的方式適不適合?能不能取代什麼?」這些思考讓他「比較」不會不顧一切地買起來。
「日用好設計的選擇,我會選擇也許不是最好用,但能讓我在心靈上獲得慰藉與療癒的。」方序中以愛用的JICON磁今菱形清酒壺為例,「一樣是喝酒談天,我可能會因為它的材質、線條、產生的氛圍,有機會跟共飲的人多聊到一些突然蹦出來的畫面,到更有想像的地方。」
酒器不只是酒器,成了像方序中這樣的創作者能在生活中獲得更多感受的觸媒。「你可能會覺得我家好像每個東西都有點Set,沒錯,我每天都會這邊調一下,那邊轉一下。」他笑說,這些微小的改變與調整,在打開雷達接收時,都會產生不同的火花與效應。
美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否適合
身為設計師,方序中無不幾分慨然地說,「我覺得大部分的人,都會從很多資訊來試圖變成別人的樣子。」小到衣物配飾、生活用品,大到居家空間,「要知道是你在駕馭它,不是它在控制你。」方序中認為,重要的是理解為什麼美、怎麼美,「美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否適合。」
喜歡溫潤還是俐落?都喜歡也可以。想要的優雅是哪種優雅?要夠了解自己,才能在生活中感受美、享受美。「設計師與業主在提案、來來往往的過程中,都是在彼此教育。我交換我的專業,他交換他的經驗,我們多溝通一點,他終究會知道,原來設計能做的是讓他更了解自己,設計才會有價值。」
設計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解決問題、達到更美好生活的手段。在思考中納入對生活的觀察,點點滴滴去認識這個世界的樣貌,「有時候,我們的反應就已經是設計的一部分。」
【方序中的日用好設計5選】
01虎牌TIGER—藤編保溫瓶
本就偏愛皮質、木製、鐵件等自然材質的方序中,有回走進了京都名店WIFE&HUSBAND,「老闆說他在收集藤編壺,收到100個的時候就要辦個展覽,我覺得好浪漫。」不久之後,店主人的夢想成真,舉辦了「WIFE&HUSBAND 企画展 vol.1 100の魔法瓶」企劃展。以此為契機,方序中也開始蒐集起藤編壺,「它沒有很複雜、很現代化的功能,但你摸到它的時候,就會覺得裡面的水一定很甜。」功能不只展現在使用上,作為讓人感到安定的存在,讓日常多了一份溫暖與慰藉。
02 Sony—AM/FM Table Radio
方序中喜歡蒐集各種播放器,在不同空間當然適用不同選擇。「我喜歡聽以前的歌,它們的成音方式不追求太過細緻的表現,反而適合這種老老的、類比式的機器。」如今,聽調頻廣播的機會少了,這類機器也多半因應時代需求改了電壓、增加藍牙接收等功能,「這台Table Radio適合休憩時光,比如說看書或出去錄音時,它的整個畫面就很鬆,我也喜歡這種較為Vintage的表現。」
03蔡宜芳 × 伏流物件—桌燈
偏好分布式的光源,在夜晚希望有些氣氛時,方序中會點亮這盞桌燈。「伏流物件很擅長運用複合媒材,這一系列與陶藝家的合作很有趣,讓陶有種老帆布般的紋理與垂墜感,非常美。原本理想的照明設計,要有光線的明亮也需要暗角,讓空間比較有故事性和張力。」不論華燈初上或是燈火闌珊,一盞燈明暗之間有著無數故事。
04 CROWN—公事包型卡式錄音機
像極了間諜片道具的錄音設備,這台錄音機錄過市集裡孩子的歌聲、想在告別式上播放的遺書、給情侶的喃喃情話,最特別的是,有個男孩為以唸情色小說為業的女友留下工作紀錄。「這台會呈現出Lo-fi(低傳真音樂)的音質,而且用它錄音的時候,大家自然而然會有一種儀式感,像要認真去錄、甚至想認真去聽。」遠比手機或錄音筆沉重麻煩,一點也不快速靈便,卻能將過度依賴高科技的人重新帶回最初。
05 JICON磁今—菱形清酒壺
購自放放堂的清酒壺,具有彷如建築物的線條,「有一點點高聳和曲度,還有點像古代的酒器,而且兩側都能倒酒。」方序中認為,享用清酒的節奏是悠緩的,「倒酒的時候有一種緩慢的優雅,那邊給你、那邊給我,整個品酒儀式順暢而舒適。我喜歡從杯器與酒產生關係,在其中找到一個自己與這款酒契合的方式。不是工業商品化的東西,更有屬於個人的親密感。」
Text/林蔚秦
Photo/許家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