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舍,是農耕民族最早的建築,也是最為貼近土地的建築方式之一。人類從穴居發展到建築,伴隨著畜牧與農業行為的發生,農舍的設計也跟著改變,而透過這些建築,我們不僅得見各地不同的風土條件,更充分還原了一時一地的歷史面貌

凝聚地域文化的農舍建築

來到德國南部小鎮古赫塔(Gutach),位在此處的黑森林戶外博物館(Schwarzwälder Freilichtmuseum Vogtsbauernhof)保存了最為完整的黑森林農村建築群,有民居農舍、工匠屋舍、磨坊、鋸木廠、倉庫、小教堂、倉儲間等,而那裡頭唯一一座原址保留的古老農舍沃根茲農舍(Vogtsbauernhof),興建於1612年,其獨特的木造結構與大草帽般的屋簷,是中部黑森林區民居建築的典型代表。

↑沃根茲農舍獨特的木造結構與大草帽般的屋簷,是為了防止冬天過厚的積雪壓垮房子,傳統建築型態反映的是一地生活與經濟模式。

沃根茲農舍一直被使用到1965年,特別之處莫過於與建築不成比例的誇張屋簷,那厚大而削斜的造型設計,是為了讓積雪易於滑落,防止冬天過厚的積雪壓垮房子。

與南半球熱帶國家俗稱「高腳屋」的干欄式建築不同,高腳屋特色為「上以自處,下居雞豚」;沃根茲農舍的最下層才是主要活動區域,屋頂下的閣樓空間,則多半不用於居住,而是用來置放農具或圈養牲畜,主要原因是當地農舍經常是依山而建,屋舍蓋在斜坡上,建築的2樓大門開口朝向後山,可直接放趕動物。 

閒置農舍的活化再生潮

農舍建築本身的存在即是美好嚮往,吸引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生活者紛紛返歸鄉村置產,一圓樂活生活夢。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托斯卡尼艷陽下》作者芙蘭西絲.梅耶思(Frances Mayes),以及英國作家彼得.梅爾(Peter Mayle)對普羅旺斯的讚頌。

↑在歐洲電影裡經常出現的農舍建築漸漸不合時宜,在反璞歸真的生活風潮下,農舍建築得到了再次活化的機會。

在這股反璞歸真的生活風潮下,廢棄的農舍建築得到了再次活化的機會,不少建築團體投入傳統建築的復興保存,像是美國環球旅行家Ken Marquardt在2001年以復興卡諾瓦村落(Canova)中世紀石造建築為宗旨所成立的卡諾瓦協會。另外,也有許多當代建築設計取材於農舍,有的取材於它那適地適性的設計概念,有的則是擷取樸實風格,為冷硬的現代居家注入一絲暖意。

↑在原有建築架構下重新分配空間,挑高的穀倉加入玻璃、活動落地門窗改造,成了通透的住家空間。(Archiplan Studio)

Ste. Marie工作室在溫哥華設計的Savio Volpe餐廳,靈感便是取自義大利的傳統客棧。而Archiplan Studio建築工作室活化了義大利Modena地區的麥田穀倉,在原有建築架構下重新分配空間,以落地木百葉門設計立面開口,創造出明亮通透的生活空間。

印刻歷史故事的玻璃農舍

1980年啟動的荷蘭小鎮Schijndel戰後重建,歷經了30年牛步般的慢進,最終以荷蘭建築師事務所MVRDV所提出的玻璃農舍(Glass Farm)作為整場城鎮再造計劃的畫龍點睛。

↑曾經為鄉村城鎮中心的穀倉或農舍,隨著時代轉變用途,也能成為社區居民活動中心,荷蘭的玻璃農舍即為一例。(MVRDV)

MVRDV的玻璃農舍位在小鎮的市場廣場中央,這裡曾是MVRDV合夥人之一的Winy Maas出生成長的故鄉,對事務所來說也是別具意義的所在。MVRDV的建築風格向來以前衛著稱,而在此案中他們卻要融合傳統,被視為不可思議的挑戰。

MVRDV的玻璃農場的高度為14米,主持整場設計的MVRDV巧妙運用藝術家Frank van der Salm的影像創作,將磚牆、茅草等典型建築的影像拼貼於玻璃上,使玻璃屋產生幻象般的效果,猶如穿透時空看見古今。「這是一座歷史紀念碑。」MVRDV如此形容這棟建築。

↑運用藝術家Frank van der Salm的影像創作,將磚牆、茅草等典型建築的影像拼貼於玻璃上,猶如穿透時空看見古今。(MVRDV)

如今,玻璃農舍內部容納的活動不再限於農用,而是符合現代產業經濟活動的商辦空間,並提供在地居民餐飲與健身娛樂需求。在經歷了數波建築革命之後,新一代農舍建築以其獨特姿態,融合了科技素材與環保思維,展示出屬於當代人在創意裡耕作的生活。

 

Text/FunnyLi
Photo/Archiplan Studio、MVRDV事務所、達志影像、達志影像/shutterstock、123RF

 

延伸閱讀:

【看世界】童心建築 大師幽默之作

【看世界】嵌入地景的經典建築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