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梁朝勛

從3歲開始蒐集種子、認識植物之後,種子就成為他生活中的主角。和家人一起營運的千畦種籽館,有著與多樣物種融洽共生而成的絕妙和諧,在這鬱鬱蒼蒼的一方淨土之上,靜待對自然懷抱著相近信念的人,前來感受俯拾即是的生命奧妙。

 

城市裡偶爾會有幾處植物密度較高的地方,千畦種籽館的空間有著不同於喧囂人間的清新,揉合草木花卉芬芳與土壤潮潤的氣味,入耳是葉片沙沙摩娑的聲響與鳥囀蟲鳴。或許,對於至樂的定義人人不同,但與植物共生共存、共同呼吸,確實是愜意自在。

一頭栽進種子的奇妙世界

對於千畦種籽館的館長梁朝勛來說,生活與工作就是建立在與植物的共生之上。從小隨著在台南從事園藝綠化工作的父母親,過著與綠意植栽為伍的生活,別人小時候玩的是玩具,梁朝勛則是跟著父母撿拾蒐集種子,幾十年下來累積了洋洋灑灑數百種,漸漸傳出名聲。

受惠於台南的溼度相對較低,梁朝勛並不需要以冷氣房、乾燥箱等特殊設備維持適合保存種子的環境,吊著晾著,種子就自己乾了。「風乾是保存種子最簡單的方式,再來就是直接烘乾,但烘乾的過程可能會因為不夠成熟而萎縮、或因太成熟而爆開。」他淡淡地說,判斷不同種子適合的採收期確實需要經驗,「做壞幾千顆就會了。」

思考怎麼做才是對植物最好

然而,興趣轉為職業,絕不是單靠熱忱就能讓所有問題迎刃而解。「前來參觀的人愈來愈多,東西就開始被破壞了。」梁朝勛直言,很多人並不懂得珍惜,各種規定不得不隨之建立,直到現在仍不斷修改中:參觀皆採電話預約制,每梯次額滿為止;用自拍棒拍照、放任同行孩童者恕不接待,「我們是很標準的台南人,不會為某些人把品質拉下來,但是會為了某些人提高品質。」

梁朝勛曾經接待過一批聽障遊客,以筆談解說成功做到賓主盡歡;視障者和導盲犬也曾是他的座上賓。「我們拿種子給視障朋友摸、給導盲犬聞,訓練牠們不要害怕這些陌生的味道。」這也讓梁朝勛深受啟發。「我們一開始其實沒有特別去嘗試靠觸摸或嗅覺介紹種子,是他們讓我們從這個角度去思考。」

有的種子摸一摸會發霉、甚至就發芽了,梁朝勛慢慢摸索、挑選出適合的選項。「我常說如果你是抱持著想得到什麼的心態來到這邊,得到的會很少;放開心懷來到這裡,就能看到許多不一樣的東西。」他自己也在日復一日的講解中有所成長與體悟。

種一棵樹就能留下更多可能

堅持原則卻不墨守陳規,是因為梁朝勛並未把自己當作這個場域的主角,他總不厭其煩地說,「這裡唯一的主角就是植物、就是種子。」當他和家人找到一種特殊或在台灣罕見的種子,就會在屏東家鄉的農場種一棵,「這不能說多偉大,但是至少有一天有人要找這個種子的時候,我就能說我有。」梁朝勛的想法很單純,只要種一棵樹就能留下更多可能,何樂而不為?

種子遠比你我以為的更加脆弱,在自然環境中風化、氧化、脆化或變色都是常態,若未持續更替而持續弱化,終將失去萌芽成長的能力。「以前還在做園藝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台灣對植物的習慣不太好,如果不是一棵什麼宮廟的神樹,沒有人會理會它。」梁朝勛不改犀利本色地說。

曾有一組在台唸書的大陸留學生告訴梁朝勛,台灣人似乎不太在意土地與人的親近度。「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子在我們這裡是理所當然的,但對他們而言卻不是。因為得不到,所以更重視生活周遭的東西,一株草、一棵樹都很珍惜。」反觀在台灣,生活周遭的植物都是理所當然的存在,「所以你不會去在乎路邊的一棵樹,不會去在乎這株植物長在哪裡,不會去想它原來可以食用、可以救命。」

種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角

人與植物的關係可以多近?米、麥、五穀等植物的種子,幾乎是所有人賴以維生的主要食糧。「種子是植物生命的開始,它再變成一棵樹、開出一朵花,讓我們靠這些植物或種子存活下去,就算是全肉食的人,肉品的來源也需要進食,而牠們的食物也是從種子長出來的啊!」

千畦種籽館的面積不大,除了種子收藏品之外,有特地栽種的龍艾、魚腥草、貓薄荷、澳洲茶樹、黃荊等芳香植物,隨著鳥兒捎來的花草,也不乏由乘著清風飄來的孢子長成的蕨類蕈類。「植物很好玩,不同的個性有不一樣的生長方式,需要不同的生長條件,這些都是生命的美妙。」梁朝勛未曾設想到此一遊的訪客能得到些什麼,只希望傳遞種子的美麗,「讓他們可以去更尊重這些生命,以及依靠植物們生存的生命們。」

 

▋延伸閱讀:
【居心誌】人物專訪 ✕ 梁朝勛

 

Text/Anya Lin
Photo/葉仁傑

 

延伸閱讀:

【看人物】梁朝勛:每一顆種子,都是一個奇蹟

【看人物】詹鳳春:樹木的世代交替,才是真正的永續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