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物】蔡珠兒:廚房改造,遇見生命中更多的自己

【看人物】蔡珠兒:廚房改造,遇見生命中更多的自己

Profile 蔡珠兒 生於埔里,長於台北,台大中文系畢業,英國伯明罕大學文化研究系肄業,做過記者,旅居倫敦和香港多年,晴耕雨讀,種植烹煮。2015年鮭魚返鄉,搬回台北定居。喜歡植物和食物,是個文字偏執狂,散文專業戶,曾獲吳魯芹散文獎,聯合報、中國時報,以及台北書展等好書獎。  ...
【看人物】蔡珠兒:廚房是為安頓料理者的身心而存在

【看人物】蔡珠兒:廚房是為安頓料理者的身心而存在

Profile 蔡珠兒 生於埔里,長於台北,台大中文系畢業,英國伯明罕大學文化研究系肄業,做過記者,旅居倫敦和香港多年,晴耕雨讀,種植烹煮。2015年鮭魚返鄉,搬回台北定居。喜歡植物和食物,是個文字偏執狂,散文專業戶,曾獲吳魯芹散文獎,聯合報、中國時報,以及台北書展等好書獎。   飲食散文是台灣當代散文中重要之一脈,廚藝精湛的文學作家蔡珠兒,把自己的飲食散文創作定位為「食物書寫」(Food...
【看人物】吳庭安:在建構與破壞的同時,尋求有意義的無限循環

【看人物】吳庭安:在建構與破壞的同時,尋求有意義的無限循環

Profile 吳庭安 W春池計畫主理人。在回收玻璃產業中成長,循環經濟與環境共生於他而言,不只是創造價值的過程,也不僅僅是企業的DNA,而是歲歲年年力行實踐的日常,在創作與合作持續完善優化中。   1961年創辦的春池玻璃,每年回收處理上億公斤、約占全台7成的玻璃,其中有50% 變成原物料、25% 變成建材、20% 變成玻璃製品,5% 則製成藝術品,可減少168,000噸的碳排放量,相當於約500座大安森林公園。  偕眾人之力推動玻璃回收資源永續...
【看人物】吳庭安:循環經濟,永續之下再創新價值

【看人物】吳庭安:循環經濟,永續之下再創新價值

Profile 吳庭安 W春池計畫主理人。在回收玻璃產業中成長,循環經濟與環境共生於他而言,不只是創造價值的過程,也不僅僅是企業的DNA,而是歲歲年年力行實踐的日常,在創作與合作持續完善優化中。   周間的新竹公園有濃蔭綠水、有風聲人語。然而,在此流動的不只是麗池的水與竹城的風,看不見的地方,有機無機的存在正默然循環,須臾與永恆之間的界線,或許從來並非涇渭分明。 安居於新竹公園一隅的「春室Glass Studio + The...
【名人書房】萬冠麗、齊廷洹:惟有行動,才能守護台灣、改變世界

【名人書房】萬冠麗、齊廷洹:惟有行動,才能守護台灣、改變世界

《看見台灣》紀錄片帶來台灣美麗山河的磅礡影像,觸動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導演齊柏林,花上25年的時間,以空拍俯瞰的方式,記錄了台灣的土地、海岸線、人文景致,甚至大地創傷,提醒我們珍愛環境、永續經營。 《名人書房》到訪位於淡水得忌利士洋行後棟的「齊柏林空間」,訪問齊導長子齊廷洹,以及「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萬冠麗,聊聊兩人對齊柏林的觀察,並暢談齊導的作品與信念。 影像拍的是環境,關懷的卻是人們...
【看人物】陳冠華:長於斯,尋找在地的建築形式

【看人物】陳冠華:長於斯,尋找在地的建築形式

Profile陳冠華 美國奧勒岡大學建築碩士。現任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主任兼所長,曾任教於實踐大學大學空間設計系與建築系,研究領域為建築設計、建築理論與建築史,並持續進行建築與室內設計。「花東海岸小住宅」是主要的建築代表作品,並著有《逐海而居:陳冠華花東海岸小住宅設計》與《走進內壢裡:以合作取代介入的社區藝術行動》(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出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