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覽】北流流行音樂展:坐上時光機,聽我們的歌

【看展覽】北流流行音樂展:坐上時光機,聽我們的歌

流行歌曲承載著時代的情感脈絡,是音樂中凝聚並映照社會、文化變遷的重要代表。這塊土地,用歌傳唱了數代人的故事,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花費4年籌備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常設展,蒐集了111首歌曲,彙整出1,326件展品,透過梳理台灣流行音樂百年史的脈絡,再現每個時代透過樂聲傳送的訊息,且讓我們張開耳朵、走進展覽,一起聆聽島嶼與歲月唱和的歌。   台灣流行樂章演奏的歷史音符...
【葉怡蘭專欄】彷彿被溫暖擁抱

【葉怡蘭專欄】彷彿被溫暖擁抱

About葉怡蘭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經營《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寫作與研究領域橫跨飲食文化、食材、茶、酒、旅行與生活美學。著有《日日物事》《日日三餐,早‧午‧晚》《紅茶經》《家的模樣》《食‧本味》《隱居‧在旅館》……等共十八本書,並發行簡體中文與韓文版。於2021年開設線上課程《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話說,我的著作《日日物事》書寫進入尾聲當時,回頭檢點內容才發現,絕大多數為食器、廚房道具,少部分為日用生活品,衣著服飾類竟一篇都沒有……貼切反映出我的日常關注方向:只管埋頭度日吃飯,穿著打扮一點不放心上。...
【李芝瑜專欄】雙北藝術探索,啟發心靈的奇妙之旅

【李芝瑜專欄】雙北藝術探索,啟發心靈的奇妙之旅

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藝術中心館長。 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虛擬實境與偏鄉實構築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Opal Award國際評審外,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學術發起人暨總顧問。...
【小書房】打造一座個人博物館

【小書房】打造一座個人博物館

Foreword 「一般人,不可能有這樣的人生吧!」遠流出版董事長王榮文口中的李家維,是教授,是博物館館長,更是研究型收藏家,在多重身分中活出極致的他,《我的神鬼人生:在深夜的山谷裡,遇見一位博物學家》這本類自傳,從一場瀕死車禍展開,奇幻與現實交融的生命故事,從第一頁開始就讓人難以釋卷。如果你對於「生命的意義何在?」有所追問,從科學人充滿趣味與啟發的視野出發,讓我們重新看待這繽紛瑰麗世界,並從中找到安頓身心的力量。  ...
【葉怡蘭專欄】身不離袋

【葉怡蘭專欄】身不離袋

About葉怡蘭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經營《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寫作與研究領域橫跨飲食文化、食材、茶、酒、旅行與生活美學。著有《日日物事》《日日三餐,早‧午‧晚》《紅茶經》《家的模樣》《食‧本味》《隱居‧在旅館》……等共十八本書,並發行簡體中文與韓文版。於2021年開設線上課程《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
【小書房】失去溫柔,人是會壞掉的

【小書房】失去溫柔,人是會壞掉的

Foreword 自由撰稿人鄒欣寧,在吳哥窟與樹木的一次奇遇,她開始走進樹的世界。一開始,鄒欣寧連苦楝跟樟樹都分不清,於是她開始四處走訪懂樹的人,從攀樹師、追蹤師、藝術家到學者專家,就這樣,從一棵樹、一群樹到樹人們,以樹為師開展的種種連結匯集為《相信樹的人》一書,閱讀之際,不禁讓人重新省思起自己與樹的新關係,也彷彿跟著樹木一起枝繁葉茂,宛如新生。此外,鄒欣寧在書中也分享與孩童學習攀樹、向原住民學做樹皮包的過程,同時寫下關於樹木療癒能量的體悟,以及對於近年護樹運動的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