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10 月 4, 2022 | 行, 樂
概念源自日本的地方創生,重點絕非由地方「創生」全新的事物,而是在傳承古老文化的同時找回對自身的認同,經由整合、串聯與重新看待,將台灣故鄉風土魅力轉化為不凡的體驗與價值,才是生生不息的永續創生之路。 新竹:跟著森林療癒師探索與土地的連結 台灣山地面積占國土的70%、森林覆蓋率達60%,既是在地族群精神文化的根源,也是生活與產業發展的寶地。隨著低地森林因產業變遷遭受破壞、人口大量流失等現象,利用在地資源推動地方創生,成為許多山村在危機中發展的選項。 日本有許多山村透過森林療癒(Forest...
by editor | 9 月 28, 2022 | 行, 樂
在全球化的時代,即使是先進國家的邊陲地域,也難以從貧富差距擴大與青年就業所造成的問題中脫身。而在歐洲各地成功的城市創生案例中,種種在地化的產官學合作模式,再藉由文化與藝術的能量重新凝聚地方活力,以全新眼光找尋以往未曾發現的價值,創造活絡生機。 法國:以文化藝術為策略的振興方案...
by editor | 9 月 16, 2022 | 行, 樂
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曾說:「不存在人類的歷史,存在的是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歷史。」透過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瀨戶內海藝術祭等舉世知名日本地方創生的成功案例,正能細細吟味曾經失落的鄉里,如何從平凡中淬煉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故事。(延伸閱讀:走進日本島嶼藝術祭 看見藝術也認識地方(上)) 海之復權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by editor | 8 月 22, 2022 | 行, 樂
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曾說:「不存在人類的歷史,存在的是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歷史。」透過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瀨戶內海藝術祭等舉世知名日本地方創生的成功案例,正能細細吟味曾經失落的鄉里,如何從平凡中淬煉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故事。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從鄉村到世界 「越後妻有」是由日本古地名而來,並非地圖上的正式名稱,現今指的是新潟縣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為日本首屈一指的豪雪地帶,同時也是人口流失、高齡化問題嚴重的鄉鎮偏遠地帶。...
by editor | 8 月 12, 2022 | 識冠德, 樂
「Better Life閱讀計畫」由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與boven雜誌圖書館共同合作,每期以一個有趣的生活提案為主題,從閱讀體驗中去延伸探索,原來,在生活中的各處小地方,啟發快樂的點子無所不在!選在晚夏周末難得的休假日,一場前往中歐匈牙利的餐酒會浪漫啟航,帶著我們神遊城市、葡萄園與山脈湖泊之間,盡情徜徉美酒與好食搭配的美好。 風土,匈牙利人文生活裡的釀...
by editor | 8 月 9, 2022 | 食, 樂
日常採購時,超市賣場來自各國的物產,讓我們的味覺經驗幾乎不受空間的阻隔;打開電視或影音串流服務時,在世界另一個角落產製的節目,帶著閱聽人跨越了文化與語言的隔閡,讓我們能「坐享」無數的觀點與思維,食衣住行之中無不存在全球在地化帶來的影響與樣貌。 從即將在8月底公布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米其林指南》為例,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屬於全球化的品鑑品味文化,如何逐步結合並落實在地化的歷程。 法國米其林指南的跨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