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3 月 24, 2025 | 愛閱讀
Foreword 作家龍應台,2017年為照顧母親移居台灣屏東潮州鎮,開始鄉居; 2021年移居台東,開啟她在都蘭山中、太平洋畔的生活。繼《大武山下》後,龍應台再度提筆,以女性的敏銳直覺和身體感受,深入都蘭山林間,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共處關係。她穿插環境與社會觀察,批判人類中心主義造成的隔閡與誤解,倡議以「鄰人」的視角凝視生態與生物,嘗試理解彼此依存的共生意義,探索一種全新的觀看與共存方式。 ...
by editor | 3 月 17, 2025 | 居, 愛閱讀
Foreword 獨立書店的風潮方興未艾,不同主題、風格的獨立書店持續綻放。 其中,有部分由設計師打造的特色書店,以設計為選書主軸,以空間為風格展演;亦有甚者,邀請不同文化領域權威擔任選書顧問。而走訪這些書店,透過空間與文字,我們閱讀設計生活更豐富多采的可能性。 薄霧書店坐落於台北市中正區一幢老舊建築的3樓,低調而隱密,初訪者常會因為狹小的入口和不起眼的招牌而錯過,卻因此更添幾分神祕。踏入書店的瞬間,彷彿穿過了一道隱形的結界,喧鬧的都市頓時變得遙遠,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細緻而沉靜的氣息。...
by editor | 3 月 11, 2025 | 愛閱讀
Foreword 現在與未來,AI將會做什麼?人工智慧技術席捲全球的當下,AI是否將成為人類的威脅,有樂觀與警戒兩派,歷史學者、哲學家暨暢銷作者哈拉瑞屬於後者,他贊成對AI發展作出管制,其最新巨作《連結》,透過人類大歷史的長鏡頭,檢視資訊網路與資訊流,如何將我們帶到AI紀元,探索了許多極端之間、充滿希望的中間立場,以及我們身為人類,現在必須做出的、攸關生存與發展的急迫決擇。 ...
by editor | 3 月 3, 2025 | 愛閱讀, 樂
Foreword 每個人的家,都反映自己的特色,但要收納良好,才有空間好好做自己。《一收到位:打造出待客、生活、休息都自在的宜人居家》一書,提供3步驟收納術邏輯──「物品類別明確」、「確認使用程度」、「按照屬性歸位」,貼合你的生活動線、使用習慣、個人特色,讓每個空間適得其所,不麻煩自然不再雜亂,還給你最想要的居家表情。 請馬上拆掉包裝和吊牌 相信各位總是能在家裡找到,各種保留完整包裝的物品: 絲襪、襪子。 手機、相機的整組外包裝盒。 電器產品的外盒。 名牌包和衣服的吊牌。 珠寶首飾的包裝盒。...
by editor | 2 月 17, 2025 | 居, 愛閱讀
Foreword 當代抽象藝術巨匠江賢二,一生奉美為信仰。90年代末,他回到故鄉台灣,來到台東金樽,在天地山海之間,讓身心浸潤於光與色的交織,感受自然的呼吸與靈魂的悸動。最終,他傾盡所有,將畢生的藝術關懷化為實體,築起「江賢二藝術園區」。這座藝術殿堂將於2025年3月啟幕,承載著他無私的信念,願以美為橋梁,療癒世界、淨化人心,為後世留下恆久而燦爛的精神遺產。 建築大師萊特(Frank Lloyd)說:「一個偉大的建築師,一定同時也是個偉大的詩人!」(Every great architect...
by editor | 2 月 7, 2025 | 愛閱讀, 樂
在節奏緊湊、資訊爆炸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習慣以快速的方式消化情緒,卻往往忽略內在真正的感受。社群媒體的片段式互動,讓我們習慣即時分享,卻難以深入理解自己。於是,療癒寫作(Therapeutic Writing)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自我照顧方式──不為了創作出優美的文字,而是透過書寫梳理思緒、釋放壓力,與自己展開真誠的對話。 書寫,為內在情緒找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