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獨立書店的風潮方興未艾,不同主題、風格的獨立書店持續綻放。

其中,有部分由設計師打造的特色書店,以設計為選書主軸,以空間為風格展演;亦有甚者,邀請不同文化領域權威擔任選書顧問。而走訪這些書店,透過空間與文字,我們閱讀設計生活更豐富多采的可能性。

 

薄霧書店坐落於台北市中正區一幢老舊建築的3樓,低調而隱密,初訪者常會因為狹小的入口和不起眼的招牌而錯過,卻因此更添幾分神祕。踏入書店的瞬間,彷彿穿過了一道隱形的結界,喧鬧的都市頓時變得遙遠,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細緻而沉靜的氣息。

書店創辦人蔡南昇,是台灣知名的書籍裝幀設計師,長期致力於推廣書籍設計藝術與印刷工藝,他不僅擁有豐富的設計經驗,因為「想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於是有了薄霧書店的誕生。店名「薄霧」,諧音「博物」,其實不只是一間書店,裡頭有蔡南昇所收藏日本半世紀以來經典絕版雜誌及印刷設計類書籍,展示國內外美術紙樣本,也有生活雜貨選物,並持續以活動方式推動設計與交流。

 

穿過薄霧,邂逅設計之美

書店的整體空間設計以簡約、質樸的現代風格為基調,結合工業美學與日系極簡主義。深色原木、書架與素樸的水泥牆面相互融合,形成溫暖而寧靜的色調。店裡每一角落的光線皆經細膩處理,以柔和的暖光為主,偶有自然光從窗戶灑入,形成柔軟且不刺眼的光影效果,宛如一層薄霧,店名美得名副其實。

書店內設計處處用心,從入口的門牌設計到店內引導標誌、甚至是書籍分類標籤,都出自於店主的親自設計與監督,每個微小之處都反映出對細節的嚴謹要求與熱情。空間的布局亦經過精心規劃,入口處以寬大的展示桌陳列當月主題選書,往內延伸,則是書店的核心區域:一座座巨大的書櫃整齊排列,書架皆特別訂製,高而深,完整呈現書籍封面的視覺設計,同時也方便讀者取閱。

對比主流書店以新書為主,這裡收藏著大量日本設計界過去50年間經典的絕版雜誌與刊物,涵蓋平面設計、視覺藝術、建築、印刷工藝等多種主題,堪稱台灣設計愛好者不可錯過的寶庫。

書架間巧妙地融入了多個可靈活調整的小型閱讀區,每張椅子、每張桌子,都是店主精挑細選的設計家具,讓空間隨需求變化,不僅外觀優雅,更考量人體工學,這些天地提供了讀者一個更私密、更安靜的閱讀時光,成為都市裡少見的獨處之地。店內空間並未被過多的裝飾填滿,反而強調簡潔乾淨的視覺效果,讓讀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書本與閱讀本身。

值得一提的是,蔡南昇也把個人工作室安置在店裡一隅。在這片幽靜而充滿創意的空間裡,只要對於書籍設計與裝幀藝術感興趣,夠幸運的話,有機會由蔡南昇親自導覽與解說,分享他的專業見解與創作心得。

 

都市角落,閱讀的詩意棲居

如果一間書店的功能不僅只有「觀看」,而是「互動」,你的創意世界會怎麼改變?

薄霧書店後方設置有小型展覽空間,經常舉辦裝幀藝術與平面設計相關的特展,透過書籍裝幀、紙材樣本、印刷技法的展示,深入介紹書籍製作的過程與工藝,展現設計之美。店內尚擺放著一台年代久遠的油印機,實際上還真的可以使用,提供來客操作體驗。

在這裡,書店不只是閱讀的空間,更是靈感交匯的場域。店裡定期舉辦設計交流活動與講座,邀請台灣與日本知名的設計師、藝術家進行對談,讓與會者能夠更深入了解背後的創作理念。同時,開設不同的生活課程,打破一般人對於書店的想法,讓知識與創意在此激盪出更多可能性。

在這個快速而繁忙的都市中,薄霧書店猶如一座隱密的博物館,提供給訪客短暫逃離日常的出口。在這裡,設計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觸及心靈深處的寧靜力量,令每一位到訪者皆能從空間與書籍的交錯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抹靜謐與靈感。

 

Info
薄霧書店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02號3F|

預約制
消費方式為入場200元/人,飲料可續杯

 

Text/慕昊
Photo/薄霧書店

 

延伸閱讀:

【愛閱讀】閱讀古建築活典─李乾朗

【日用好設計】陳志煌的職人精神五選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