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12 月 12, 2023 | 食, 識冠德
多年來伴隨台北人共同創造美食記憶的南門市場,在經過搬遷、拆除、改建後,終於在2023年深秋宣告回歸啟用(延伸閱讀:新南門市場:台北的心跳,銜接美好價值於未來),這裡匯聚了大江南北的好滋味,豐富的故事與溫馨的人情味,更是台北市民的心靈依歸。歲末時節,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邀請了烹飪名師程安琪,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南門市場導覽,分享從挑選採買到烹調品嘗的私房秘笈,在傳承與創新之間,一同感受這座城市最豐沛的生命力。 食材藏寶圖,集數十年料理功力之大成...
by editor | 12 月 8, 2023 | 食, 樂
About葉怡蘭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經營《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寫作與研究領域橫跨飲食文化、食材、茶、酒、旅行與生活美學。著有《日日物事》《日日三餐,早‧午‧晚》《紅茶經》《家的模樣》《食‧本味》《隱居‧在旅館》……等共十八本書,並發行簡體中文與韓文版。於2021年開設線上課程《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
by editor | 12 月 1, 2023 | 食
Foreword 美味的選擇各有各的標準,美味的記憶卻驚人地相似。吃,是最有感且最具體的,當我們經歷時代不可控的改變時,各國老派懷舊的風味、記憶深處的經典味覺,不約而同重新成為顯學。 馬鈴薯燉肉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日本家庭料理,相傳是日本女孩子嫁出去一定要學會的料理,許多日式小館子或居酒屋也常見這道菜的身影。...
by editor | 11 月 20, 2023 | 食, 愛閱讀
Foreword 世界著名出版社HarperCollins曾如此讚美姚任祥的作品:「在這書美麗的背後,看得出她是一位熱衷於以自有文化來教育兒女的母親。」姚任祥,為台灣第一代民歌手,也是知名跨界設計師,設計領域跨越了室內、珠寶與禮品設計,同時,育有3個孩子的她,送給兒女的人生禮物是親自寫一套書:《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其中貫穿全書一系列的「心語」,集結發行為單行本《家傳》,書中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在世代交替變化的經歷中,努力宣揚與呵護美好家庭的價值。 ...
by editor | 11 月 16, 2023 | 食
About葉怡蘭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經營《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寫作與研究領域橫跨飲食文化、食材、茶、酒、旅行與生活美學。著有《日日物事》《日日三餐,早‧午‧晚》《紅茶經》《家的模樣》《食‧本味》《隱居‧在旅館》……等共十八本書,並發行簡體中文與韓文版。於2021年開設線上課程《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已經不只一次提過,平生愛米飯,耽溺程度,一日三餐,總堅持至少一餐得是飯。為此,我總覺得,長年因極端刁嘴挑剔而不得不在家自煮,這刁鑽標的,米飯顯然是其中一端。...
by editor | 11 月 3, 2023 | 食
一說起西魯肉、糕渣、卜肉、膽肝等菜色,幾乎所有人都會認同這是宜蘭台菜的代表,且宜蘭台菜也是台菜系統中最具有地方特色,取得全民意識形態認同的台菜飲食文化之一。 以傳統辦桌起家、傳承五代的宜蘭渡小月是其中的佼佼者,第四代傳人陳兆麟在宜蘭台菜扮演舉足輕重、承先啟後的角色。陳兆麟說:「在雪隧開通之前,宜蘭早期是一個封閉的縣市,三面環山、單向面海,地理上自成一格,所以我們做出來的菜色也與其他區域不同。」陳兆麟話語中的「在做取糧」,亦即利用身邊有限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佳餚,最能詮釋宜蘭菜的精神。 別無分號,因風土而顯得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