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書房】吳念真:閱讀是找到有智慧的人,坐在面前講故事給你聽

【名人書房】吳念真:閱讀是找到有智慧的人,坐在面前講故事給你聽

台灣首位三金(金馬獎、金曲獎、金鐘獎)全滿貫得主,最會說故事的吳念真,從文字創作、影視編導、到跨足舞臺劇,其編導的《人間條件》系列作雅俗共賞,被譽為是「國民戲劇」。   說故事扣人心弦,劇場舞臺看人間 在台灣,劇場的普及度遠不如電影,觀眾群也相對較小,儘管如此,說起故事向來淋漓盡致的吳念真,還是從中看到了一些機會。他認為,劇場需要像電影一樣吸引更多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擴大影響力,讓人們共同享受這種藝術形式所帶來的感動和共鳴。...
【新復古】數電影的人:談老電影的修復與保存

【新復古】數電影的人:談老電影的修復與保存

電影,百年前興起的新科技,沒人料到記錄它的材料、膠卷,會在後來的時代瀕臨絕種,被數位潮流給取代;然而,也正是數位科技的興起,給了這些乘載著往日歷史的膠卷一線生機。提到老電影數位修復,指的是利用數位的方式,移除因老化或重複使用在膠卷上所產生的瑕疵。結合數位技術,透過各種修復軟體,以及工作站的支援,而能更有彈性地去修補影像上的損傷缺漏,或更快速調整顏色與亮度。 拼湊出那些不復存在的社會氛圍和生活樣貌...
【北歐風潮】光影北歐:我不在電影院,就在人生路上

【北歐風潮】光影北歐:我不在電影院,就在人生路上

提到北歐,你會想到什麼?在極光、雪國及耶誕老公公之外,嚴峻大自然裡淬煉的生活歲月,成為北歐人文藝術的厚實底蘊,文學、音樂、設計、電影戲劇等領域可說是名家名作輩出,只要提及享譽全球的瑞典導演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丹麥的ABBA合唱團以及安徒生童話,原本感覺距離遙遠的北歐夢幻國度,一下子就彷彿近在眼前,這也是電影評論作家黃作炎在《光影北歐》一書中企圖展現的文化視野,帶領我們從多元的角度去認識北歐。 北歐文化與電影的美麗交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