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瑜專欄】李芝瑜帶路!初秋建築旅遊地圖:日本篇

【李芝瑜專欄】李芝瑜帶路!初秋建築旅遊地圖:日本篇

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銘傳藝術中心館長、以及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理事長。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偏鄉實構築服務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李芝瑜專欄】旅讀,東京建築名家與當代建築空間美學

【李芝瑜專欄】旅讀,東京建築名家與當代建築空間美學

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藝術中心館長。 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虛擬實境與偏鄉實構築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Opal Award國際評審外,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學術發起人暨總顧問。...
【學建築】緣側設計 連通內外的靜思角落

【學建築】緣側設計 連通內外的靜思角落

如果經常看日劇的話,應該對於日式老建築的「緣側」(えんがわ)不陌生,它在日語的意思為「屋檐下的架空廊」,指的是設計在房子外圍的走廊,是房子與中庭的過渡帶,大多為朝向中庭的位置。這樣的區塊讓人們可以隨意席地而坐喝一杯,也能是談笑小憩的愜意空間,日夜晴雨都充滿不同的魅力。 打破空間的疆界概念 日本設計師黑川紀章將緣側定義為「灰」空間,是介乎內與外的第三域。這一項日式傳統獨有的建築元素,透過日本甚至西方當代建築師的重新詮釋融入作品之中,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精采表現。...
【學建築】負建築,隈研吾的素材革命

【學建築】負建築,隈研吾的素材革命

有人認為,日本建築觀念的形成深受其悲劇性命運的影響。自古以來,日本島國上的天災人禍不斷,除了戰亂所帶來的人為破壞,頻繁的地震、風災與火山威脅,影響日本建築師根深蒂固具有「生與滅」的輪迴思維。同時,日本建築師也更多地去思考自然和天人合一的議題。 其中,被稱為「負建築」或「弱建築」的隈研吾(Kengo Kuma),正是自建築素材上起手的自然建築師。他主張建築不必只是混凝土加上裝飾,而可以有輕盈的素材,使空間感更深刻地與大自然結合。儘管這樣的建築可能相對脆弱,或顯得稍縱即逝,卻回應了建築如同生物,具有生命周期的意涵。...
隈研吾東京新宿淨土宗一行院  告別雕龍畫鳳的鋁製佛寺

隈研吾東京新宿淨土宗一行院 告別雕龍畫鳳的鋁製佛寺

日本知名建築大師隈研吾,最近又在日本東京落成一處新作-「東京新宿淨土宗一行院新本殿」,這座佛寺與傳統寺廟建築不同,造型低調簡約、材料的使用也相當劃時代,完全不同於一般人對寺廟的印象,不以瓦片製作屋頂,而是以鋁片彎折成半圓筒狀堆疊而成,看似瓦片但實際上卻比瓦片更輕更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