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1 月 22, 2025 | 食
隨著本土意識抬頭,90年代後台灣社會開始反思自身文化,追求主體性的同時,關於「台灣味」的討論和台菜復興的浪潮漸成。餐飲業界積極探索台菜可能性、將傳統台菜結合當代飲食潮流的同時,2018年,法國《米其林指南》來台後也展現一定的影響力,以不同視角提供評鑑台菜的觀點,也鼓勵更多台菜餐廳的創新和精緻化。 台菜的精緻化轉型與時代共鳴...
by editor | 9 月 4, 2024 | 食
眷村菜是台灣美食文化中的一顆明珠,當年的眷村聚集了許多來自中國各地人們,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想方設法將家鄉菜的滋味重現在自家餐桌,每道料理都承載著來自各地家庭的記憶與情感,以簡單的食材、深厚的情感,創造出讓人難以忘懷的滋味。 隨著全台多數眷村拆遷改建,原本是家常飯菜的眷村美味,從老兵們追憶家鄉的寄託,漸漸被在眷村長大的孩子們帶到各地開枝散葉,成為台灣餐飲界獨樹一格的特色菜系。 將眷村菜帶入全新時代...
by editor | 9 月 14, 2023 | 愛閱讀, 樂
Foreword 每個人都必須建構自己的工作美學,那是一種態度、一種姿態,關乎我們如何思考、如何行動、如何感受,讓我們所做的不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趟實踐自我的美好旅程。江振誠,台灣首位米其林主廚,兩度獲《時代》雜誌讚譽為「印度洋上最偉大的廚師」,他不只是廚師,對於藝術亦積累出獨特的品味,《工作美學》為其睽違7年全心投入之作,期許能將徹底實踐30多年的心意與姿態傳遞給更多的工作者,讓每個人都能在工作中實踐自我,找到興趣與成就,發現美與平衡。 刻意「放慢速度」,是找回專注的方法。...
by editor | 8 月 9, 2022 | 食, 樂
日常採購時,超市賣場來自各國的物產,讓我們的味覺經驗幾乎不受空間的阻隔;打開電視或影音串流服務時,在世界另一個角落產製的節目,帶著閱聽人跨越了文化與語言的隔閡,讓我們能「坐享」無數的觀點與思維,食衣住行之中無不存在全球在地化帶來的影響與樣貌。 從即將在8月底公布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米其林指南》為例,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屬於全球化的品鑑品味文化,如何逐步結合並落實在地化的歷程。 法國米其林指南的跨文化意義...
by editor | 6 月 9, 2022 | 食
連續兩年獲得米其林餐盤推薦的ULV Restaurant and Bar,年輕的主理人及主廚歷經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侯布雄法式餐廳、S Hotel內HYG餐廳的工作歷練,首次獨立之作ULV,取自啟蒙恩師的母語丹麥文Ulven(丹麥文「狼」之意)為名,並選擇回歸直火燒烤的原始烹食方式,輔以北歐料理慣用的煙燻、醃漬、發酵等技法,演繹當代西餐風貌。 在風味碰撞之間感受五感驚喜 ULV Restaurant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