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4 月 2, 2025 | 行, 居
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銘傳藝術中心館長、以及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理事長。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偏鄉實構築服務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by editor | 3 月 3, 2025 | 愛閱讀, 樂
Foreword 每個人的家,都反映自己的特色,但要收納良好,才有空間好好做自己。《一收到位:打造出待客、生活、休息都自在的宜人居家》一書,提供3步驟收納術邏輯──「物品類別明確」、「確認使用程度」、「按照屬性歸位」,貼合你的生活動線、使用習慣、個人特色,讓每個空間適得其所,不麻煩自然不再雜亂,還給你最想要的居家表情。 請馬上拆掉包裝和吊牌 相信各位總是能在家裡找到,各種保留完整包裝的物品: 絲襪、襪子。 手機、相機的整組外包裝盒。 電器產品的外盒。 名牌包和衣服的吊牌。 珠寶首飾的包裝盒。...
by editor | 3 月 13, 2023 | 居
安藤忠雄曾說:「旅行造就了人,也造就了建築家。」旅行的美好體驗,一直都是許多設計師擷取創作靈感的重要來源。這間坐落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的生活宅邸,原本是一座老舊的連棟住宅,屋主夫婦在一次的日本旅遊經驗中,對於日式空間講究素雅、機能性與環境共存共造的概念,深深迷戀不已,回到美國之後,遂渴望將自己的老舊住宅改造成為具有京都風情的空間場景。 當Studio...
by editor | 2 月 7, 2023 | 居
由建築師Flavio Castro於加泰隆尼亞創立的FC STUDIO,作品橫跨西班牙、巴西等國,主張建築的創建應該揉和人本生活和設計理論的雙重呈現,尋求美感與機能性的平衡。這座位於巴西聖保羅的雙層樓私人宅邸翻修作品,彈性活用2樓的大型開窗,迎入自然情境並保有完整的隱私生活,重新定義了雙層宅邸的生活風格主題。 感受自然與歲月的變化 獨棟別墅宅邸是許多人嚮往與追求的生活型態,然而,對於屋主一家人而言,生活空間不僅僅只是一個水泥方格子,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這個建築形態中,享受生活進而珍視生命的意義。設計團隊FC...
by editor | 1 月 4, 2023 | 居
來自捷克布拉格的女設計師Markéta Bromová,於2010年成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喜歡藉由材質的可能性,串聯起人、空間、材質共同交織的情境氛圍。這回在城市近郊區的邊陲公寓中,營造出一畔內斂幽靜的休閒宅邸,巧妙地以訂製的陶瓷竹林壁爐設計作為空間的主軸核心,也為愜意生活帶來迷人暖意。 離塵不離城的都心恬靜小宅 位於捷克北方、鄰近波蘭的Jizera Mountains山脈,名列捷克自然保護區,是在地人春夏踏青、秋冬滑雪的好去處,更是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寶庫。 當這間Jizera Mountains山脈旁的小屋一案委託Marké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