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趨勢】台菜進化論(下)

【夯趨勢】台菜進化論(下)

隨著本土意識抬頭,90年代後台灣社會開始反思自身文化,追求主體性的同時,關於「台灣味」的討論和台菜復興的浪潮漸成。餐飲業界積極探索台菜可能性、將傳統台菜結合當代飲食潮流的同時,2018年,法國《米其林指南》來台後也展現一定的影響力,以不同視角提供評鑑台菜的觀點,也鼓勵更多台菜餐廳的創新和精緻化。   台菜的精緻化轉型與時代共鳴...
【夯趨勢】台菜進化論(上)

【夯趨勢】台菜進化論(上)

  以閩菜為核心的一系列菜式,在獨特的歷史過程中,由在地食材演繹原鮮之美的風味體系,數百年來不斷交融、流變,在台灣這片土地上開展出長年流傳於此的類別:台菜。   台菜脈絡,飲食文化的交融與再生 從歷史梳理,17世紀由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引進高麗菜、豌豆、番薯、花生、釋迦,以及番石榴、芒果、蓮霧等作物;明鄭時期閩、客、粵移民帶來烹調方式的基礎,其後在日治時期吸收了簡樸原味、以鮮為先的烹調思維,並於國民政府遷台後受到中國各省菜系的影響,以及近年新移民持續注入的豐富元素。...
【小書房】被誤解的老台菜:肉米蝦

【小書房】被誤解的老台菜:肉米蝦

Foreword 「我在推廣老台菜時之所以不敢創新,並非我沒有創新魂,而是如果連原味都保留不住,那大家對老台菜的認知豈不就偏差了。」有「台菜教母」稱號的黃婉玲,翻閱其所著的《被誤解的老台菜》一書,才發現,原來台灣有這麼多值得我們深入探究的經典佳餚,而書中更透過實地示範烹調手法與叮嚀細節,有機會把這些傳奇好滋味再一次真實呈現,讓更多人能感受老台菜的彼時美好與豐富內涵。   「肉米蝦」這道菜的菜名很有趣,肉、米、蝦三個字,極為簡潔的食材名稱並列,唸起來有點韻律感,強而有力,讓人很容易朗朗上口。  ...
【台菜老字號】宜蘭渡小月 噶瑪蘭在地手路菜

【台菜老字號】宜蘭渡小月 噶瑪蘭在地手路菜

一說起西魯肉、糕渣、卜肉、膽肝等菜色,幾乎所有人都會認同這是宜蘭台菜的代表,且宜蘭台菜也是台菜系統中最具有地方特色,取得全民意識形態認同的台菜飲食文化之一。 以傳統辦桌起家、傳承五代的宜蘭渡小月是其中的佼佼者,第四代傳人陳兆麟在宜蘭台菜扮演舉足輕重、承先啟後的角色。陳兆麟說:「在雪隧開通之前,宜蘭早期是一個封閉的縣市,三面環山、單向面海,地理上自成一格,所以我們做出來的菜色也與其他區域不同。」陳兆麟話語中的「在做取糧」,亦即利用身邊有限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佳餚,最能詮釋宜蘭菜的精神。   別無分號,因風土而顯得獨一無二...
【台菜老字號】大宴小酌 欣葉的款待

【台菜老字號】大宴小酌 欣葉的款待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間台菜餐廳,但欣葉台菜成功地做到一點,只要考慮上台菜餐館用餐時,它始終維持榜上有名,而店內從煎豬肝、菜脯蛋、蛋黃肉、蔭豉蒜青蚵等小吃菜色,到紅蟳米糕、魚皮干貝燉白菜、金錢蝦餅等宴客大菜,皆抓住饕客們的心,且朗朗上口。   台菜博物館,想吃就做給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