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8 月 1, 2020 | 食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曾說過一句話:「我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她在我的舌尖上。」這樣的心情,或許離鄉的人最能體會。 家在四川成都,遠嫁來台灣的川妹子馮海燕正是為此而開了這家「辣吉點」:為了在舌尖上遇見自己的媽媽味。 最早,馮海燕做麻辣火鍋是為了止思鄉嘴饞的癮,但道地的風味,卻讓許多和他同樣離鄉的姊妹們慫恿她開店。從新北中和的麻辣火鍋,到台北市區開的串串香,每到用餐時間一到,總是人聲鼎沸,夾雜著各種不同的母語鄉音。食物總是最能讓人相聚,此言誠不欺我。 道地香料是重現關鍵...
by editor | 7 月 20, 2020 | 行, 愛閱讀
今年5/31在誠品敦南店熄燈的最後一夜,現場湧入近5萬人一同與書店道別的盛況,這樣的情感,見證了書店帶給讀者的不僅是一間書店,還是許多人青春回憶的落腳處。 不只連鎖書店,台灣還存在著許多充滿信念與熱情的「獨立書店」,每一家獨立書店都有其風格與脾性,透過書架上的選書,也閱讀著店主人的人生故事。暑假到了,在疫情趨緩的此刻、在燠熱難耐的夏天,讓我們走進書店,尋一處讓身心都清涼的好所在。 典藏台灣的棋書畫天地:欒樹下書房...
by editor | 6 月 8, 2020 | 愛閱讀
在網路時代,有人說:「沒有越界,不成閱讀。」Picamat Lab以他們的方式演繹了這句話,他們將室內設計各式材料當作圖書館中的被閱讀者,重新組合閱讀的既定條件。 Picamat是「Pick-A-Material」的簡稱,始於室內設計師陳思潔(Jessica)和林詠淳(Omen)自2015年起架設的網路分享平台。2017年,他們打造了實體店Picamat Lab至今,是台灣第一個室內材料圖書館,致力於提供材料的諮詢與推廣,讓台灣設計和材料研發與國際接軌無時差。 在這裡,不只是打破「read the...
by editor | 6 月 2, 2020 | 食
畢卡索曾經說過,他花了4年,就可以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他卻窮盡一生,才能畫得跟小孩一般。這就像對廚師而言,窮盡一生精力就為了精進廚藝,但最終不得不承認最終極的美味追尋,還是媽媽味。 為媽媽的雞湯而開店 雙月食品社的老闆賴永晟就是如此。他在英國、瑞士留學多年,接軌國際美食,但卻因為太思念媽媽賴林寶貴的雞湯,回台創業時,興起了幫媽媽開店,讓自己從小到大吃到的好味道可以跟更多人分享,沒想到這兩年米其林指南登台,這看似樸實平凡的媽媽古早味卻獲得畢比登推薦,平實的價格,豪氣的大份量,擄獲了饕客的心,店裡始終人潮爆滿。...
by editor | 5 月 28, 2020 | 行, 食
今日,樂活風潮、有機小農、永續農業、綠色飲食蔚為主流,假日逛農夫市集,直接跟農夫買當令食材,更是許多人的首選。 國內農夫市集數量近年來不斷成長,從都市到鄉村遍地開花,目前全台大約有60處的農夫市集。從一開始農夫需要四處跑攤設點,逐漸朝向更在地經營、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間深度互動的發展,各市集也常舉辦各類課程與田間活動,帶動假日遊憩風潮。 台北‧花博農夫市集,農產品+展演熱鬧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