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建築】綠建築雛形:有機建築大師萊特

【學建築】綠建築雛形:有機建築大師萊特

  隨著全球人口數量快速成長,以及環境的密集開發,從1980年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提出「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起,身處在高度能源損耗的建築界,也將之列入思索重點。關於空間體驗、材料應用與生活哲思的變革於焉展開。 然而,今日眾所推崇的綠建築並非一蹴而及,20世紀美國傳奇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正是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開創草原式風格...
【特色圖書館】國圖南館,將成台灣首座循環圖書館

【特色圖書館】國圖南館,將成台灣首座循環圖書館

近年來,台灣各地陸續出現許多特色圖書館,從綠建築北投圖書館、充滿現代藝術感的大東藝術圖書館、自然風格的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和網美勝地的龍岡圖書館等。圖書館不僅成為城市空間的閱讀角落,更成為城市令人關注的新地標。 而坐落在台南市新營的國圖南館,是國家圖書館於南部的分支機構,基地有著高聳的雨豆樹群及阿勃勒林蔭道,逢花季時,成片綻放的金色花海,是在地極富特色的迷人風景。...
【學建築】當建築變成雕塑:挪威公園內的大型藝術紐帶

【學建築】當建築變成雕塑:挪威公園內的大型藝術紐帶

多數人認為,相較室內設計,建築應是該是「硬派」的空間結構。但建築師們可不見得同意。在他們的手上,建築既能是狂放不羈,也能是柔情似水,當形體設計越來越豐盈,甚至是可以將量體弱化到與環境共融。 在挪威Kistefos雕塑公園(Kistefos sculpture park)內,由丹麥建築團隊BIG(Bjarke Ingels Group)所設計的The Twist gallery,就是一如此特別的建築。 從上方鳥瞰Kistefos雕塑公園,The Twist...
【好書店】書店不可能消亡!走進單向空間的12米書牆

【好書店】書店不可能消亡!走進單向空間的12米書牆

過去,人們總認為書店只是買書、感受書卷味氣息的空間,然而書店其實更肩負一項重要的功能──傳遞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間。 當現代人開始在探索書店對生活之意義時,演變至今,已經不僅是思想的傳播,更有意思的是,一間帶有自主個性,抑或能盛載一種意念的書店,儼然已成為城市品味的體現,2019年初於中國杭州的「單向空間」就是一例。 設計原點:回到書的本質 2006年,許知遠和幾位朋友共同在北京圓明園一座院落里創立了單向街書店(後改為單向空間),店名源自德國文學家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著作《單向街》。...
全然沈浸於綠意的別墅 2020年即將現身荷蘭

全然沈浸於綠意的別墅 2020年即將現身荷蘭

曾於2018年訪台,將以垂直村落概念打台北CITY ONE的荷蘭建築團隊MVRDV又有代表作!位在荷蘭南部聖米希爾斯赫斯特爾市(Sint-michielsgestel)多梅爾河(Dommel river)附近的街角空地,一幢佈滿綠色植被的大樓相當吸睛,被暱稱為綠色別墅(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