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書房】吳晟:愛讀詩的人,永遠青春

【名人書房】吳晟:愛讀詩的人,永遠青春

40多年來,無數學子讀過詩人吳晟被收錄於國文課本中的新詩《負荷》,「只因這是生命中,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等詩句,讓人在聲聲詠頌之間體認到,能夠感動人心的從不是華麗字詞堆疊,透過平易近人的詩句所傳遞的真實情感經驗,更能獲得共鳴。 創作不輟,以文字關懷鄉土 「寫台灣人、敘台灣事、繪台灣景、抒台灣情」,吳晟以新詩為主、散文為輔的等身著作,點滴靈感都來自於生活。初為人父時哄孩子睡時的話語或童謠、揮汗務農時的靈光乍現,都在日復一日之間醞釀成深長的情韻、凝鍊為動人的詩句。...
【名人書房】郭強生:每一次的創作都是穿透未知

【名人書房】郭強生:每一次的創作都是穿透未知

近年屢獲文學獎項肯定的知名作家郭強生,他的代表作《何不認真來悲傷》,是不少《名人書房》嘉賓推薦的愛書。今集我們邀請了他前來,回望長達40年的創作生涯,郭強生始終堅持不忘初心,以寫作穿透未知,回應對於生命的疑問與追尋。 經歷造就契機 用生命寫書 《何不認真來悲傷》原本是一個連載專欄,寫五年級世代的一些回憶。那些年,郭強生父親身體抱恙,一邊忙著照顧爸爸、一邊忙著工作,精神壓力之大,一時分心不暇,因此暫停大學教職。他選擇用專欄記錄下自己當時的掙扎,以及所思所感。...
【名人書房】朱天文:一讀再讀經典,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名人書房】朱天文:一讀再讀經典,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朱天文,出身自有「用稿紙糊成的家」之稱的文學朱家,但她不只涉足文學,更跨界成為電影小說劇作家,一生與文字結下不解緣。受訪當天,朱天文隻身前來錄影現場,帶著父親朱西甯幾十年前的藏書和自己的手寫稿,坐下來談及文學,與文字結伴多年的她,雙眼還是閃閃發亮。 立志成為作家的分水嶺 寫作對朱天文來說,可說是自然不過的事,年輕就開始執筆,卻從沒立志要成為作家。後來跨界進入電影圈,開始撰寫劇本、編著電影小說,一路寫到90年代,朱天文突然意識到:「難道就要這樣子服務於電影嗎?」此時,她才真正為自己動筆,寫下《世紀末的華麗》這本小說。...
【逛書店】飲食文學的紙上盛宴

【逛書店】飲食文學的紙上盛宴

飲食文學是熱門文類,卻非今人獨創。且不論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語被奉為古代飲食精髓;就文人以茶會友、以酒澆胸中塊壘的傳統來說,誠然,飲食文學既非小道,而且深具文化底蘊。 中華文學的饌玉與粗食 貴族豪門的飲饌精緻奢華,甚至蘊藏著意趣與哲理,文人當然不惜筆墨,以《紅樓夢》為例,縱使沒有端出至繁至細的筳宴料理或茶點,光是粥品,從碧粳粥、紅稻米粥、江米粥,到臘八粥、棗兒粳米粥、鴨子肉粥、燕窩粥等,便已足夠辦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