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來,無數學子讀過詩人吳晟被收錄於國文課本中的新詩《負荷》,「只因這是生命中,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等詩句,讓人在聲聲詠頌之間體認到,能夠感動人心的從不是華麗字詞堆疊,透過平易近人的詩句所傳遞的真實情感經驗,更能獲得共鳴。
創作不輟,以文字關懷鄉土
「寫台灣人、敘台灣事、繪台灣景、抒台灣情」,吳晟以新詩為主、散文為輔的等身著作,點滴靈感都來自於生活。初為人父時哄孩子睡時的話語或童謠、揮汗務農時的靈光乍現,都在日復一日之間醞釀成深長的情韻、凝鍊為動人的詩句。
大量閱讀是吳晟數十年如一日的功課,直接且大量賞析具代表性的詩家作品,也是他執教時帶領年輕學子領略詩作美好的切入方式,「帶學生去理解每個詩家的創作背景,包括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他所處的社會,以及他所處的家庭。」解讀詩作,同樣從詩家的生活尋找關聯。
他還年輕,真性情懷抱社會
在風雨飄搖的年代,吳晟的詩作中流露著家國感懷與社會使命感,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沉重陰晦,如《飄搖裏》的激越與孤獨,《再見吾鄉》中對土地不再受到尊重與認同的悲懷。然而,從近年的作品之中,卻能窺見詩人的心境從憂慮走向開闊與希望的足跡。
「台灣島嶼是一個還很年輕的島嶼,不管是地質還是族群的融合,等於是一個生命自主的過程,還在成型的階段,還在成長。」年逾耳順之後才首次走訪玉山的吳晟,在巍峨山林中深深地體會到台灣的年輕、希望與生命力。
有對於新起生命的萌發與歌頌,詩人是否也會對於老去與衰亡感嘆嗟吁?「很多的文學到了中晚年都會寫一些傷春悲秋、嘆息生命老去,可是我不會一直感懷自己的生命在老去,而是一直在發現新起的生命。」青翠的幼苗綠葉與日漸零落的枯萎老枝,都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你不要感歎自己的年老,看看新起的生命是更重要。」對於吳晟而言,以一種「他還年輕」的心情與態度來看待世事,看到的便是長久的生命。
信仰文學,黃金屋藏萬卷書
「我的經歷、思維或者生命的價值,當然不可能有哪一些詩人能夠完全幫你表達,你當然是在完成自己的藝術。」吳晟的創作來自生活與社會整體的影響,而閱讀卻是讓他充滿生命力、不斷成長、免於老化的日課。
在滿屋的藏書中,有匯集自身所有作品、各國譯作,用以鼓勵及肯定自己的「自戀區」,也有匯集各方大家之作、讓自己在閱讀中直面自己不足的「謙卑區」,甚至還有戒嚴時期親手抄錄的禁書。這座名符其實的黃金屋,見證了吳晟的思想從前衛而至開闊的歷程,也說明了他對於文學的虔誠。
種樹詩人,起而行致敬土地
2022年,由林靖傑導演的「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紀錄片《他還年輕》,追隨著從吳晟從家鄉彰化溪州到曾經影響他至深的美國愛荷華國際作家工作坊,以整整3年時間,記錄了詩人如何以文學與行動長期關心台灣社會與土地生態議題。
一如上個世紀積極投入台灣的民主運動,20年來,吳晟在信奉自然主義與環境主義的同時,不只以詩作、散文書寫自然,更在從前母親耕作的田地中栽種許多樹苗,如今已蔚然成林,對於土地的情感與寄託,落實於身體力行,並藉由文字的力量,在無數人的心中落地生根。
▍吳晟推薦書單:
◎林明德編著《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16:吳晟》
◎吳晟《筆記濁水溪》
◎吳晟《我的愛戀 我的憂傷》
◎吳晟、鄒欣寧、唐炘炘《種樹的詩人:吳晟的呼喚,和你預約一片綠蔭,一座未來森林》
◎吳晟《他還年輕(新版)》
◎吳晟《吳晟散文選》
◎吳晟《吳晟詩選》
▍《名人書房》吳晟:閱讀讓我充滿了生命力、讓我免於老化
▍《名人書房》YouTube
▍《名人書房》FB
▍《名人書房》IG
▍《名人書房》Podcast
▍重溫《名人書房》
《名人書房》第一季
《名人書房》第二季
《名人書房》第三季
Text/林蔚秦
Photo/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