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是壯年期的代表,但同時也是準備邁入人生下一階段的時機。我們整理工作與財務規劃、關照健康與人際關係,而落實在具體的生活裡,調整居家空間也正式最佳時機。

設計住宅實務經驗豐富的建築師尤噠唯、室內設計師廖文祥,提出了4個具體的空間改造方向,從公私領域的重新劃分,到建材輔具的提前規劃。讓我們更明確地想像,要如何按照自己的需求,改造最能安適自身的樂齡宅。

1.重新評估家中公領域佔比

樂齡宅的空間設計,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大小比例,取決於是否與子女同住。倘若是兩代同住,空間通常是依照房間分配去使用,只有空巢家庭才可能完全以長者生活為中心去思考整體住宅的規劃。

如果純粹是自己夫妻兩人居住,會建議主臥與公共空間直接相鄰,減少轉折讓動線更單純外,經常使用的坪數也會放大許多,甚至可以將看護的陪伴與休息區域規劃在內。

如果是一人獨居,建議預留一間客房的設計,以便孩子或親友來訪可以居住,將來倘若有居家照護需求也會較為方便。

2.為自己的嗜好騰出空間

年紀越長越需要朋友,也更有時間經營興趣。因此,嗜好空間與交誼空間可以說是樂齡宅規劃的一大重點。

設計空間時,可與設計師討論放入自己的嗜好,如:品酒、美食、攝影、文學、盆栽等,規劃品酒櫃、泡茶間、閱讀區、視聽室、園藝陽台……各種可能性,也針對嗜好的性質做出相應的隔音、採光等細部考慮,既可以提升居家的休閒功能,也提供了親朋好友歡聚的空間。

當然,如果居家沒有多餘空間規劃獨立的交誼空間,一個舒適良好的多功能客廳也可達到同樣效果。

3.從裝潢開啟更健康的選擇

住宅的品質好,生活者才會健康,這是無庸置疑的道理。通風、採光、至少45%以上綠建材應該是改造樂齡宅時首重的部分,也是科學風水常強調的基本物理條件。

可利用開窗與通風對流,避免潮濕與悶熱現象,也可增加空氣除濕與清淨系統或是全熱交換器,提供長者更友善的居住環境。面對冬季的寒流來襲,可於鋪面安裝地暖設備,尤其使用在浴室空間更有助淋浴間乾燥,避免溼滑產生的危險性。

4.預留未來輔具使用的空間

直面老年生活的需求,才能讓我們的居家可以住得更長久。因此,在改造樂齡宅時,即便目前還不需要,也要將輔具的空間規劃進來:

除了行走動線要有扶手或是類似扶手功能的設計外,在最容易發生滑倒意外的浴室,尤其是馬桶與浴缸旁邊最好還是要有橫向與垂直向的輔具,在起身之際給予牢靠的支撐。

考慮到未來可能會乘坐輪椅,走廊與門的寬度不可小於90公分,在玄關、浴室、廚房等容易有動線迴轉的區域,寬度更要放大到120至150公分以便輪椅迴轉。此外,盡量避免門檻和高低落差,也會更方便日後輔具的進出。

Text/FunnyLi

Photo/尤噠唯建築師事務所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