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世界金融中心的香港,近年來也積極為了在地歷史與文化保存做出許多努力,在去年年末時,更新增了一處極具代表性的新地標-南豐紗廠The Mills。有別於過往許多知名文化場域皆位於香港市中心,南豐紗廠則位於香港荃灣,期望藉由舊有空間活化在地生活。

 

於1954年創立的南豐紗廠,見證了香港的年代變遷,1930年代時,香港的針織業與梭織業已有基本規模,然而卻沒有專門的紡紗廠生產紗線,尤其在戰後的香港,因氣候因素與專業考量,多數人都認為香港並不宜經營棉紡事業,導致棉紡事業曾一度面臨危機。直至1947年上海商人李震之創辦大南紗廠,再次為香港棉紗事業解惑並帶來鼓勵,隨後便陸續於1947至1954年間開設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紗廠,而南豐紗廠也於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站穩了腳步。

 

見證了香港紡織工業的黃金時代,南豐紗廠如今期望將未來放眼於歷史存留與在地活化,欲將過去的回憶與未來的期待編織交流在這具有65年歷史的空間之中。舊有南豐紡織中的四廠、五廠與六廠搖身一變成了南豐紗廠The Mills的三大主軸架構:南豐作坊(The Mills Fabrica)、南豐店堂(The Mills Shopfloor)與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 六廠)。以下也簡單為這三大支柱介紹其特色與發展的重心:

 

南豐作坊

以Techstyle(時尚與科技)為主,南豐作坊透過科技將傳統的紡織、時尚與零售業揉合轉換,希望能促進時尚與紡織業的未來發展,也能為創業家與策略合作夥伴提供培育基地。南豐作坊現時共培育九間作坊公司,其中包括Origami Labs、Goxip 和 Unspun 等,提供曝光機會、社群聯繫、營商諮詢等專門支援,透過積極催化 techstyle 發展,連繫初企及生態圈內的夥伴,共同激發新構想、開展突破性的合作。

 

南豐店堂

許多創意的最終呈現方式,即是產品。產品如何正確地讓客人認識,而客人又如何能清楚地了解產品的誕生與創造過程,其實是能經由溝通為彼此搭起互動的橋樑。南豐店堂為創作者打造一個展示的平台,無論知名或正在冒起的品牌、餐飲或一群酷愛科技及熱衷實踐的自造者都能擁有展示他們 產品的機會。 進駐此處的品牌種類繁多,從服裝循環回收再造系統到自家設計及科技產品的限定店、環保家具店到個人化機械腕錶和皮具品牌、手工啤酒廠到懷舊咖啡室、西式蛋糕店到充滿本地色彩的中式食品零售商,豐富度可滿足社區及一眾文化愛好者的需求。

 

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 六廠)

旨在保育香港紡織文化,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 六廠) 為香港首間紡織文化藝術中心,CHAT 六廠所策劃的多元化項目包括展覽與共學計 劃兩大類型。參觀者可以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感受香港紡織業在過去與現在一樣豐富的創造精神,並在紡織歷史洪流中開展當代藝術、設計、科學、歴史、社群與工藝的不同對話,真正讓過去、現在與未來交流互動。

除了重要的三大主軸,走在南豐紗廠處處可見從前紡織廠留下的舊物,清晰地將歷史輪廓呈現,入口處的鐵閘、外牆上的紅字、生產線上的機器、廠房斑駁的油漆,都是南豐紗廠發展的佐證,其中紗廠招牌的保留其實更有字體傳承的意義,「南豐紗廠有限公司」的字型已經停產,因此修復其實過程相當繁複,需重新倒模並沿用已經式微的工藝重新製作,手工貼上紙皮石,才能真正保留原始的樣貌。

 

有過去的歷史痕跡,自然也有新注入的現代文化氣息,例如著名葡萄牙藝術家Alexandre Farto在紗廠入口製作了「Unsung Heroes」,是他在香港的首項大型室外創作。Alexandre試圖將紗廠豐富的歷史,以「Unsung Heroes」的巨型肖像牆面雕刻重新演繹,以他標誌性的雕刻和鑽孔直接鑽到紗廠的牆壁上,讚頌曾幫助建立香港歷史和經濟的上一代,象徵着香港上一代奮鬥的回憶。

為了能將香港豐富的歷史記憶完整保留,越來越多香港當地的人們努力爭取翻新後的遺跡留存,南豐紗廠走過一甲子的時代變遷,如今能在整頓過後與我們見面,足以證明文明意識的進步與抬頭,下次當走訪香港時,除了美食佳餚、熱門景點,也許前往荃灣花一個下午的時間,s你我也能在南豐紗廠遙見香港過往的樣貌。

 

via/南豐紗廠The Mills

text/張暐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