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某處山谷中,一座有如自銀河墜落的隕石般建築拔地而起。這是OPEN建築事務所的嶄新作品——山谷音樂廳,前陣子才剛從數個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獲得第66屆美國P/A建築獎(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Awards)肯定,其創新視角重塑了建築與自然、人類之間的共存空間。

 

這座總面積約790平方公尺的音樂廳以混凝土構成,靈感則來自周圍山脈的沉積岩,造就其壁面特殊的分層形式;使用的骨材亦取自當地岩石,此舉不僅減少了施工的步驟及時間,更使建築不著痕跡地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為免只是搬抄自然特色,我們也在建造工程中揉合人類的技法。」OPEN建築事務所如是表示。山谷音樂廳倒錐形的中空結構中,包含了半露天的圓形劇場、戶外舞台及數個觀景平台,有別於傳統以功能分區,這裡以人類耳朵構造、貝殼及木質樂器為出發點,確立出各項演出活動最適合的場域,極致優化整體空間的聲學表現,且藉由建築頂端與兩側入口的側向開洞,在導進自然樂音及美景的同時,避免不必要的雜音,企圖為訪者帶來無可挑剔的感官體驗。

 

該音樂廳座落在因長城遺跡而文明的山谷底部,廣納山明水秀的大地景色,多數座位都被設置在戶外草坪,整棟建築如同巨型舞台;此外,半露天劇場的座位也與蜿蜒的樓梯相連,一路向上探索可直達屋頂觀景平台,壯闊而富麗的景色盡收眼底,霎時間豁然開朗。晴天時,陽光會隨著時間的軌跡,在崎嶇不整的壁面上留下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雨天時,雨滴則會從頂部的開口灑落而下,隨後沿著巧妙設計過的路徑逐漸消失,「當沒有預定的樂器、聲樂等表演時,這裡依然是非常值得造訪的地點。靜靜聽著蟲鳴鳥叫、沙沙吹過樹木枝葉的微風、點點滴滴落在地板的雨,在這個神秘的空間裡,大自然精心策劃著一場千變萬化的交響樂,有如一座聲音的神聖殿堂。」

 

P/A建築獎評委會成員Claire Weisz表示:「山谷音樂廳敢於冒險,且同時向世人宣告,在許多既有建築形式已不再適用的今天,我們大可以構思出全新的建築類型。他們將露天場地視為一個機會,使任何人都能參與美好的聲音體驗,是突破傳統劇院模板的嶄新作品。」山谷音樂廳不僅重新定義建築型態,更打破社會對聲音演出的存在定義,給予大眾耳目一新的空間及機會。

 

text/Hannah Chu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