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在城市小宅的夢想設計──居住在城市中如何擁有花園?在櫛比鱗次的大廈中,如何獲得天光的變換?在單面窗的住宅單位裡,如何擁有自然通風的各種可能……即使是城市蝸居,仍然可以實現美好的家之夢。
高房價時代,都市住宅空間逐漸緊縮,如何放大居住空間成了一門學問。同時,隨著頂客族與獨居人口日益增加,居住者的組成比起傳統小家庭時代更為簡約,住宅空間的隱私需求也相應降低。有趣的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居住需求,卻不約而同促使設計師重新思考牆體設計,掀起一股「去隔間化」的空間設計思潮。
用高架地板巧妙界定
走進直尺設計為獨身者量身打造的居所,20坪平面的原始格局為3房,經過以單人生活需求為核心的調整後,轉化成「一房半」的形式。空間藉由「高架地板」和「高牆」作為界定元素,清楚劃分出前後兩區:玄關、餐廳、客廳為前區;臥室、更衣室及主浴則位於後區。
由於高架地板取代了傳統牆面的功能,設計上也就大膽地省略了房間門的設定,淡化了「房間」的明確邊界,使得臥室、更衣室與主浴的配置可跨越廊道左右,進一步巧妙借用廊道的開放性,達到視覺上放大後方的空間感。
脫開牆面創造景深視覺
在具備高度條件的空間中,設計了一道約2公尺高、形同「中央山脈」的牆面,然而這道牆並未完全頂到天花板,而是在頂端保留了間隙,臨窗的邊界也刻意採取了脫開處理方式。這道看似清晰劃分前後區域的隔間,實則使聲音、空氣與光線能夠自由流動,加上天花板與地板材料的連續性,更進一步營造了視覺上的「景深」錯覺,達到擴充有限空間的效果。
考量到訪客來訪時私領域的隱私性需求,設計師於靠近客廳側的廊道牆面,特別採用內凹設計隱藏門片,平時將門收納其中以維持空間的開放性,有需要時則可隨時關合,創造明確的公私界定。
包覆櫃體使之化零為整
在去隔間化的概念下,不同機能的事物於是可以揉合,產生一種「化零為整」的包覆作用,更有助於創造安定心靈的空間氛圍。
此外,玄關與客廳之間並無明顯的隔間或屏風,而是透過一座由兩個半圓組成的柱體來高明界定,適度阻隔進門時的直視線條。這座柱體不僅是一個視覺造型,更具備實用功能:一側設計為餐具櫃,另一側則用以收納電器設備。
同樣將櫃體融入牆面的設計手法,也出現在主牆的弧形收邊處,配合隱藏門片的運用,將原本零碎的牆面轉變成一座具有藝術感的主牆,以充滿趣味性的造型語彙,展現出居住者的個性與居住精神。
當牆面不再只是牆面,隔間不再僅是隔間,透過「去隔間化」的核心理念,不同機能得以彼此融合,產生「化零為整」的整體包覆感,進而塑造出能使人安定心靈的居家氛圍,居住者也因此在有限的都市空間裡,找回屬於自己的安定與自由。
Text/FunnyLi
Photo/直尺設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