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厭世少女邁入樂活中年的小說家郝譽翔,著作獲獎無數。旅行是她熱愛的求知方式,且不設限地雜讀好書,在文字的世界裡徜徉想像,讓閱讀成為人生路上最好的伴侶。
回首舊事憶城北
郝譽翔年幼自高雄北上搬遷至北投,即使現在已不住在當地,仍堅持自稱「北投人」。談到成長時期的這座溫泉小鎮,在地理與文化上與繁華市中心有明顯的區隔,特別是70年代起酒家產業衰落,讓這裡始終有一種邊陲的孤寂感。然而,隨著一步步離開故鄉的成長過程,她在內心中始終保有對北投的情感牽絆,這也成為了寫下《城北舊事》的契機。
「我經常在那一大片荒草之中奔跑,如今夢中依然,醒來只是悵惘。」20多年後回望,郝譽翔以文字召喚那段鬱動而光燦的城北歲月。對她來說,寫作是一種永不間斷自我探索與情感梳理的方式,《逆旅》、《幽冥物語》和《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是寫進內心深處的生命三部曲,其中《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一書,郝譽翔自述是最貼近私密的成長經驗,寫下父親的繼室與各種不斷外遇的女人,追尋與父親之間未解開的情感糾葛,透過文字的沉澱,最終達到與過去和解,甚至是對人生的再次詮釋。
乘著文學去旅行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旅行是讓我們去看不一樣的世界,去接觸不一樣的人。」郝譽翔說,自己在旅行之前習慣做很多功課,例如到京都看金閣寺,先把三島由紀夫《金閣寺》再拿出來翻一翻,這樣到了當地旅行會特別有感覺。旅行是一種求知方式,也是一種閱讀,甚至最後會轉換成寫作的養分,所以旅行可以說是一種最好的自我投資。
「從閱讀到旅行,便是我在孩子6歲以前和她一起做的事。我們在玩耍中學習,經由故事和旅行去認識這個世界。」向來熱愛旅行的郝譽翔,在女兒出生後,帶著孩子重新張望世界,遊遍了20多國,原本平凡的日常,因著孩子的純真和好奇而變得生動無比,宛如重新再讀一本人生的大書,學會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處處皆是風景,也更懂得珍惜眼前的每一個瞬間。
郝譽翔筆下的文字,是一段又一段用愛與理解來書寫的人生旅程,讓她在不斷前行中理解自我,與過去的自己達成某種和解,並與未來溫柔相擁。
▍郝譽翔推薦書單:
◎郝譽翔《城北舊事》
◎郝譽翔《洗》
◎郝譽翔《和妳直到天涯海角:帶著女兒用旅行張望世界》
◎郝譽翔《回來以後》
◎郝譽翔《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追憶逝水空間》
◎郝譽翔《逆旅》
◎石黑一雄《夜曲》
◎哈金《通天之路:李白》
◎格雷安.葛林《沉靜的美國人》
◎史景遷《天安門》、《太平天國》、《雍正王朝》、《中國縱橫》、《追尋現代中國(三冊)》等歷史書
◎中國經典/《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
◎日本經典/《源氏物語》
◎西方經典/《卡夫卡變形記》
▍《名人書房》郝譽翔:閱讀是一條人生可長可久之路,是永遠最好的伴侶
▍《名人書房》社群
▸ YT
▸ FB
▸ IG
▸ Podcast
▍重溫《名人書房》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第四季
第五季
特別篇
Text/Y.S
Photo/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