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開始一種什麼樣的永續生活?自2015年啟程的冠德講座,今年因應疫情轉為線上形式,特別邀請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同時也是《居心誌》總編輯的她,從「食」的初心出發探討:「在地」,這近代全球飲食領域風起雲湧的核心思潮,如何在台灣落地深根、茁壯廣布?一步步牽動著你與我的日常餐桌。

透過土地與世界產生連結

一張餐桌是一個家庭日常生活的縮影,在不同台灣家庭的餐桌上,可能出現清粥小菜、和風鍋品、粵菜川味,甚或全然西式的火腿起司或帶有南洋風味的泰越料理……各種各樣的菜色,不僅豐富了台灣人的飲食生活,其實也反映著這座島嶼多元且混融的特色。

葉怡蘭進一步以自己的日常飲食紀錄為例,乍看之下一頓西式的早午餐,實則絕大多數的食材皆產製於台灣。「從熟肉、起司、氣泡酒,還有眼前的蜂蜜、牛奶到茶葉,這些全然都是台灣在地產。」她認為這毫無疑問的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樣全然西式、可說已成飲食全球化象徵的早餐,在台灣,在食材上卻已然和在地深刻連繫,成為台灣數十年來在地發展的縮影。」

自80、90年代起,隨著風土學的興起在全球各地風起雲湧,「產地到餐桌」的口號不僅讓人們開始注重食物的來源,更希望是產於所生所長的土地,而非經過長時間、遠距離的貿易或運送,「核心的精神就在於我們開始去追求食物透過土地跟世界的連結。」

葉怡蘭觀察到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這樣的思潮在台灣急起直追,「當本產成為核心的追求,原本一直依賴外來的食材,屢屢透過在地人們的努力下成功生產出來,成為我們餐桌上愈來愈普遍的風景,台灣在地物產就在這個過程中遍地發光。」

追求屬於我們自己的味道

在千禧年至2010年進入在地顯學的年代之後,人們除了追尋食材的在地,也開始追溯廚藝的在地。「當在地思潮進入Fine Dining(精緻餐飲)領域,大家開始去思考什麼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味道。」葉怡蘭指出,Fine Dining不僅深入一個國家的文化,更象徵著每一個國家的廚藝與烹調世界中藝術化、精緻化的面向,堪稱料理藝術的薈萃,「從1960年代開始的法國新料理時期,以至分子廚藝後新北歐料理的崛起,都是在地顯學年代緊密結合廚藝的在地、Fine Dining追求在地的例證。」

隨著全球的交流日益頻繁,法式料理因種種歷史與文化因素成為西方廚藝的共同語言。「當許多全世界的主廚都做法式料理時,在國際的廚藝舞台上面要如何展現自己?重點就是在地。」葉怡蘭直言,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主廚不約而同地將本國的食材、菜色語彙和元素灌注於法式料理,「我稱之為『在地法菜』」。

「台魂法菜」同樣以種種面貌出現在台灣的Fine Dining餐桌上,然而儘管融入了許多台灣的食材與元素,其本質仍然是法菜。「在地思潮之中很重要的就是不斷地問我們自己是誰?我吃的是什麼樣的料理?屬於自己的味道是什麼?在向外張看的同時,也回到台灣挖掘屬於我們自己的味道。」

台灣的滋味是原味之美

葉怡蘭不諱言,對於「台灣料理是什麼」的大哉問,她曾一度被問倒,「不僅是外國人對台灣料理感到陌生,就連我們自己也是。」經過多年的研究,她終於歸納出:台灣的滋味是原味。

「台灣的食材極為新鮮豐美,台灣人也非常懂得原味之美,我們知道如何畫龍點睛去帶出它的味道。」葉怡蘭認為,由於數百年來這座島嶼上經歷過不同的政權殖民,也迎來四面八方的移民於此落地深根,長時間的混融使得餐飲的表現形式極為多元。衍生自日本鍋燒烏龍麵的鍋燒意麵、與江浙小籠包全然不同的台灣小籠包、在重重混融中慢慢形成今天樣貌的乾麵,台灣滋味不斷有著各種元素的混融與加入,日益豐碩繽紛。

然而,在日常飲食之外,台灣料理是否能發展成更精緻的樣貌?葉怡蘭的答案是肯定的。「近年透過許多關注飲食的人們不斷發掘尋找,發現台灣在幾十年前有過非常精緻的料理。」從阿舍菜、辦桌菜到酒家菜,過去在豪門酬酢與商務場合中,都曾發展出極為精細時髦且講究的菜色,「這些宴席為什麼必須回頭發掘?正是因為台灣經過一次次的統治階層的轉移,以往曾屬於上層社會宴飲的精緻菜色被替換掉,只存在鄉野的辦桌之間。」

形塑台菜料理的新在地

經由從頭發掘、細細復刻,許多已經數十年未曾被端上檯面的佳餚,透過老師傅的巧手再次登上殿堂,然而台菜面臨的挑戰不僅如此。

「我認為下一個課題是如何讓這些菜與時並進。」葉怡蘭認為,如今的飲食、社交與生活型態早已大異於當年,「傳統上以整雞全魚大鍋盛盤的菜色,要如何在不影響本色本味的同時,轉化成三五人也能夠享受的料理?往昔的精緻食器在此刻該是何種樣貌?餐酒搭佐已成顯學的年代,我們能否繁衍出一套屬於今日台灣料理的美學?」無數的課題仍待梳理,也惟有透過復刻與重現,才能真正建構形塑屬於我們的在地。

 

▋講座影片:

 

Text/林蔚秦
Photo/葉怡蘭

 

延伸閱讀:

【識冠德】築冠以德 緬懷馬玉山的人生哲學(上)

【識冠德】冠德永續新未來 專訪冠德建設發言人張勝安(上)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