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房】因為不完美,我收穫了完整—張學友60+演唱會教我的事

【小書房】因為不完美,我收穫了完整—張學友60+演唱會教我的事

Foreword 「在我的主持生涯中,遇過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人們,在我心中每個人都像寶藏一樣閃閃發光。」會演會唱會寫、主持功力也一流的曾寶儀,2022年開設Podcast節目《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她以澄淨洞澈的眼睛,分享關於覺醒的快樂與為此迎接的一個個挑戰;新書則記錄下都是這些年一步一步更靠近自己的體悟與練習,期許更多人明白:你是最懂得愛自己的那個人。(延伸閱讀:【日用好設計】曾寶儀的真愛好物5選)  ...
【小書房】如果沒有來波麗路,你不算來過台北

【小書房】如果沒有來波麗路,你不算來過台北

Foreword 波麗路是台灣1930年代最著名的西餐廳,引領了喫茶店和風洋食的潮流,並掀起鐵板牛排的旋風,在當時是高級西餐代名詞,也是早期青年男女「相親」的熱門餐廳。從日治時期興業至今,歷經三代接班人,波麗路的飲食、裝飾及建築,於今皆具有重要文化象徵意義,其中與畫家顏雲連合作的室內裝潢風格,完整保留至今,2006年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翻閱《百年波麗路》一書,在波麗路的歷史長廊中,我們彷彿能聽見過往的低語,回到衣香鬢影、優雅奢華的老台北,看見那份不曾褪色的風華,重溫昔日美好的回憶。   台灣畫家 打造2.0 波麗路室內空間...
【名人書房】郝譽翔:旅行是一種求知方式,也是一種閱讀

【名人書房】郝譽翔:旅行是一種求知方式,也是一種閱讀

從厭世少女邁入樂活中年的小說家郝譽翔,著作獲獎無數。旅行是她熱愛的求知方式,且不設限地雜讀好書,在文字的世界裡徜徉想像,讓閱讀成為人生路上最好的伴侶。   回首舊事憶城北  郝譽翔年幼自高雄北上搬遷至北投,即使現在已不住在當地,仍堅持自稱「北投人」。談到成長時期的這座溫泉小鎮,在地理與文化上與繁華市中心有明顯的區隔,特別是70年代起酒家產業衰落,讓這裡始終有一種邊陲的孤寂感。然而,隨著一步步離開故鄉的成長過程,她在內心中始終保有對北投的情感牽絆,這也成為了寫下《城北舊事》的契機。...
【小書房】56歲的遺書與28歲的老後安養計畫

【小書房】56歲的遺書與28歲的老後安養計畫

Foreword 「一輩子需要多少東西?」整理,這件事最難之處,在於「整理」之後,伴隨而來的是「捨棄」;什麼該留,什麼該捨,都是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所進行的一場又一場的對話。對此,文字工作者米果說:「可以開心揮手告別,是人生下半場必須學會的本事。」五年級生的她,提筆寫下《人生最難整理術》一書,就物件與人的關係、物件與記憶的關係,提出整理方法或概念,向我們展現,整理要趁早,越整理你就越自由。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趨勢之下, 一個人的終老恐怕是必須面對的現實。...
【小書房】創造0與1之間的0.5

【小書房】創造0與1之間的0.5

Foreword 2025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即將突破20%,面臨照顧人力減少和老人獨戶數攀升的衝擊,這時候更需要社區中自己長出來的「互助」能量。《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述說了11個熱血的台灣共生社區故事,藉由跨年齡、族群的自助、互助、共助,讓社區裡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彼此照應,又不互相打擾。你理想中的社區生活是什麼模樣呢?藉由借鏡前人的經驗,提出屬於自己的共生社區想像與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