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在我的主持生涯中,遇過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人們,在我心中每個人都像寶藏一樣閃閃發光。」會演會唱會寫、主持功力也一流的曾寶儀,2022年開設Podcast節目《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她以澄淨洞澈的眼睛,分享關於覺醒的快樂與為此迎接的一個個挑戰;新書則記錄下都是這些年一步一步更靠近自己的體悟與練習,期許更多人明白:你是最懂得愛自己的那個人。(延伸閱讀:【日用好設計】曾寶儀的真愛好物5選)
2024年春天,張學友60+世界巡迴演唱會來到了台北,被譽為歌神的他依然一票難求。不只是因為他的歌聲陪伴著我們度過春夏秋冬,而且他對自己要求之高,每次演唱會都號稱完美地CD重播,絕對是令人放心又安心的選擇。
但這次有點不一樣,在第2周時,因為病毒感染影響了呼吸道,他取消了3場演出。第3周即使身體尚未完全恢復,他深知每次取消牽連甚廣,也不忍讓歌迷失望,於是他決定只要能唱,就會上臺。
我運氣很好地趕上了最末場。我必須說,開場後,我心裡既不捨又緊張。不捨的是他都說60+了,身體不好還要在臺上又唱又跳,每一首都加重了負擔,而且他頻頻在臺上道歉,為自己無法完美完成使命感到自責,好心疼。緊張的是我知道他的作品很難唱,每首歌都是不同的挑戰,這句過了下一句的考驗又來,唱到高潮的時候我都會在心裡默默祈禱希望他度過難關,有點分心。
身為藝人當過歌手的我,也有過身體狀況不是一百分但依然得上臺為大家服務的體驗,那種在臺上複雜的心情,真不足為外人道矣。
但過了幾首歌,我開始轉念(我真的很會轉念,因為我不想難得的演唱會就這麼過了):我正在見證一個從未遇過的張學友,那個他不會在別人面前輕易顯露的張學友。有點脆弱,有點可愛,但依然十分認真,十分真誠。如果在我過得好或不好的時候都在聽他的歌,那為什麼我只能接受一百分的他,而不是全部的他。
說來有趣,因為我對自己的工作表現也很嚴苛,常常別人覺得很好,但我總是會記得一句,就那麼一句說得不夠完美的話,然後反覆在心裡指責自己。所以當我去看別人演出的時候,有時也會用同樣的眼光審視:哎呀,我可能一輩子就看這麼一次,你這高音上不去,「按呢敢著」(台語:這樣對嗎)?
但那天晚上到後半部的時候,我幾乎完全不在意那些以前我會很在意的部分,反而是盡情享受在整個表演裡。他如果唱了曾經陪伴我多年的歌,我就好好在那跟過去的自己相遇;如果是我不熟悉的新歌,我也靜下心聆聽,這時候的他想對我們說些什麼。而到了最後,我對自己說,如果你能對張學友有這麼大的包容與愛,你為什麼不能也這樣包容與愛自己?
然後雖然我臉上流著淚,但我心裡笑了。
我謝謝他這麼多年來用他的專業陪伴著我們,所以我願意在他好或不好的時候依然堅實地支持他。我能不能也用這樣的品質對待自己呢?明白即使不完美,也是我的一部分,不管那是必須經歷的學習或考驗,都是我。無條件的愛不假外求,自給自足。
可能有人會說不過就是一場演唱會,你怎麼想這麼多?但人生不就是在一次次的相遇中體悟跟照見自己嗎?如果你能留心在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你都會明白,那是你的內心在低語。
(本文節錄自《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Stand by Yourself》,天下文化)
▋《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Stand by Yourself》
作者:曾寶儀
出版社:天下文化
Editor/小島與松
Photo/天下文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