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6 月 19, 2025 | 愛閱讀, 最受歡迎文章
從《野火集》燃起的社會關懷,到《大武山下》、《注視─都蘭野書》書寫的自然注視,龍應台的文字之路,正如她人生軌跡從城市走入山林,不變的是從犀利的社會評論到深入山林的自然觀察,她的筆觸始終以敏銳的「注視」關懷人心。 親情為名的遷徙,開啟一場與自然的對話 如今的龍應台,在台東都蘭山下與動植物為鄰,不再是文化官員或輿論領袖,而是一位以筆為犁、深耕土地的書寫者,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學習與萬物共存的意義。這些轉變不僅來自於住所的遷徙,更是一場關於人生、自然與存在方式的深刻反思。...
by editor | 6 月 5, 2025 | 愛閱讀
Foreword 征戰新聞界20餘年的詹慶齡,因主持《名人書房》節目與閱讀結緣,延伸出《島讀臺灣》系列,展開一場以書為名的島嶼旅程。《島讀臺灣2:旅讀的理由》再度出發,實地走訪12家風格獨具的獨立書店,從城市到山海,細細描繪閱讀的風景與人情。每間書店都是一種人生觀的展現,每位書店主人也以選書回應世界的方式,述說著對土地與文化的熱愛。書頁之間,是城市的靈魂;書店之中,是你我都能歇腳的精神角落。帶上這本書,為生活尋一處剛剛好的閱讀所在。 「日榮本屋」 地址:苗栗縣苗栗市中山路129號...
by editor | 5 月 20, 2025 | 愛閱讀
從台北、巴黎到台東比西里岸,江賢二的藝術生涯猶如一場跨越半世紀的探索之旅,一生以藝術為志業的他帶著歲月淬鍊出的智慧,與十年來為其執筆兩本傳記的金鼎獎作家吳錦勳,一起暢談藝術如何淨化人心、如何從伴他自孤獨內省走向光耀世界。 從封窗作畫到心開見光,照亮世界的自由之光...
by editor | 5 月 6, 2025 | 愛閱讀
Foreword 托馬斯.海澤維克是世界上最知名的設計師之一,作品涵蓋建築到家具,以嶄新、原創、符合人本為特色。《人本建築》道出其身為建築師的設計初衷與理念,在書中揭示的不只是設計理念,更試圖描繪一種以人為出發點的空間創造方式。 海澤維克從嶄新的角度切入,重新思考建築與人之間的關係。他主張,建築不該只是為商業所驅動的冷峻構造,而應是一種承載情感、回應生活的藝術容器,擁有溫度與靈魂。...
by editor | 4 月 23, 2025 | 愛閱讀
「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的名言在數位浪潮中仍熠熠生輝。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自2018年起獨立製作《名人書房》閱讀節目,由資深主播詹慶齡主持,2025年全新第七季即將開播,延續節目一貫的精神──透過名人的閱讀分享與人生歷程,探索閱讀如何啟發生命、照亮心靈。正如詹慶齡所言:「訪問一個人,就像在閱讀他的生命故事。」本季,《名人書房》將再度引領觀眾走進各領域傑出人士的閱讀宇宙。 跨界名人齊聚,閱讀成就生命的美好風景 ...
by editor | 4 月 7, 2025 | 愛閱讀
Foreword 一棵位於加州、外形低矮平凡的爾默橡樹,樹齡超過1萬3千年,其長壽的關鍵是克隆;猶他州有一座面積約莫60座足球場大小的顫楊森林,深入研究後才發現,這座森林其實是一棵樹……為了探究長壽樹種的生命方程式,美國知名科普作家安東尼.弗瑞德里克展開一場尋訪古樹的「奧德賽」,間心地走訪美國各地,並寫成《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一書,為讀者活靈活現呈現這些一流生存高手與其生存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