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建築】亞洲建築之父:巴瓦與他的閒適景致

【學建築】亞洲建築之父:巴瓦與他的閒適景致

繼承現代主義精神的斯里蘭卡建築家傑弗里.巴瓦(Geoffrey Bawa,1919〜2003),師法建築大師柯比意的思維,卻讓現代建築加融合風土,開創出獨特的「熱帶現代主義建築」(Tropical Modernism),並影響了整個亞洲建築的發展,因此也被稱為「亞洲建築之父」。 斯里蘭卡走向世界的建築大師 巴瓦年輕時曾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原應成為律師。然而,在他27歲獨自踏上為期一年半的世界旅行之後,突然有了想要創作建築的欲望,於是在將近30歲時,索性重新前往英國學習建築。從此之後,巴瓦開啟了其大器晚成的建築創作生涯。...
【新地景】發現屏東,公共建築成打卡新熱點

【新地景】發現屏東,公共建築成打卡新熱點

美麗的國境之南:屏東,近年來多次展現令人著迷的美學品味。今年,除了絕佳品味,更藉由公共建築,將永續、環保等主題融入其中,將對自然的關注潛移默化至所有的細節之中。  台灣版東京巨蛋,飽覽絢麗山海景 屏東東港鎮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於今年4月打造一座巨蛋觀景平台,因東港舊名叫作「東津」,也被網友暱稱是國內的「東津巨蛋」。 觀景平台的結構是原有水上平台再建置雲頂天棚,提供遊艇停靠,串連蚵殼島和候船中心,占地545坪,屋頂高9公尺,因大鵬灣位處海邊,結構設計耐得住17級強風。...
【好設計】美好閱讀,從經典大師椅開始

【好設計】美好閱讀,從經典大師椅開始

一本好書總是讓人心靈昇華、獲益良多,而一張好的閱讀椅則是讓人完全沉浸在字裡行間的思緒哲理之中。全球許多重量級的設計大師都創作了不同風格形式的閱讀椅,透過這些結合工藝設計、人體工學、創意美學的經典閱讀椅作品,讓我們更加了解設計大師如何透過設計作品,詮釋對於閱讀生活的熱情與嚮往。 最懂乘坐的北歐巨匠:Hans J. Wegner(1914-2007) 1914年出生於丹麥日德蘭半島的Hans J. Wegner,從小在鞋匠父親的影響下,自然而然養成他對於手作工藝與設計的興趣,也埋下他作品總是特別強調手工特性的美學風範。...
【學建築】負建築,隈研吾的素材革命

【學建築】負建築,隈研吾的素材革命

有人認為,日本建築觀念的形成深受其悲劇性命運的影響。自古以來,日本島國上的天災人禍不斷,除了戰亂所帶來的人為破壞,頻繁的地震、風災與火山威脅,影響日本建築師根深蒂固具有「生與滅」的輪迴思維。同時,日本建築師也更多地去思考自然和天人合一的議題。 其中,被稱為「負建築」或「弱建築」的隈研吾(Kengo Kuma),正是自建築素材上起手的自然建築師。他主張建築不必只是混凝土加上裝飾,而可以有輕盈的素材,使空間感更深刻地與大自然結合。儘管這樣的建築可能相對脆弱,或顯得稍縱即逝,卻回應了建築如同生物,具有生命周期的意涵。...
【學建築】台南河樂廣場,城市老記憶變身

【學建築】台南河樂廣場,城市老記憶變身

「中國城」,是許多老台南人熟悉卻常覺得無以言說的地點。這裡最早是一處供漁船停靠的運河盲段,1980年代它曾經風光一時,有冰宮、有戲院,是台南最新穎的商業大樓和地下街區;後來,一把無情大火燒掉了它的風光,加上中正路街區的沒落,彷如荒城一般的大樓,成為台南市民不想提及的角落。 閒置10年之後,台南市政府為翻轉都市景觀,在2014年正式拆掉這棟大樓,以「府城軸帶」舉辦國際競圖,由獲得勝選的荷蘭MVRDV與台灣都市里人規劃設計,給這個街區一個全新的面貌,並以「河樂廣場」為名。...
【大趨勢】老了跟誰一起住?青銀共居練習曲

【大趨勢】老了跟誰一起住?青銀共居練習曲

在全世界各地,合作住宅幾乎與銀髮住宅劃上等號,不過,在銀髮合作住宅案例中,又發展出一種新的混齡居住模式「青銀共居」,那主要是在銀髮社區釋出專門租賃給年輕人的空間,而年輕人可透過能力交換相對低廉的租金,獲得創業或居住的支援,並為高齡社區引入新的活力。 交換能力實現彼此的好生活 走訪歐美等國合作住宅案例,彭揚凱觀察歐美青銀共居的案例發現,那通常是由銀髮合作住宅端發起較容易成功。他分析道:「合作住宅不必就是福利住宅,而是要以意向型社群為導向,包括導入青年人共居的舉動,也要是由社區共同討論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