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12 月 2, 2024 | 愛閱讀
Foreword 紀州庵初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後被指定為市定古蹟;2011年,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落成,設有文創書店、演講空間及「風格茶館」,提供由文學名家設計的特色料理,再現百年前日式料理屋的風采。《文學.老屋.好料理》一書,記錄了作家們在紀州庵端上的私房菜,把文學放進烹飪中,談飲食、說軼事、念故人,品嘗的不只是美食,每一口咀嚼,皆是有滋有味的人生故事。 Text/封德屏(紀州庵文學森林館長暨《文訊》總編輯)...
by editor | 11 月 7, 2024 | 居
Foreword 台灣的多元文化來自於歷史的記憶,多樣性的外來文化與台灣在地融合,成就了別具魅力的樣貌。其中,日本明治時期的建築在台灣落地,是目前保留最多的建築群,這個時代的建築美學不僅深刻地影響了台灣的建築與設計,也成為許多後來建築師的美學養分。2024年度,我們以「明治風流」為題,深入台灣建築的內在脈絡。 ...
by editor | 6 月 3, 2024 | 居, 愛閱讀
Foreword 提倡「用繪畫代替照相打卡」的畫家鄭開翔,筆觸流暢、色調溫暖,下筆間帶有獨到觀點及人文關懷。從2017年開始的「台灣街屋100計劃」,他這些年背著畫具穿越台灣大街小巷,以速寫筆法、手繪凝視,記錄著一間間街屋獨特的個性與變遷,鐵皮、招牌、水塔、帆布、騎樓……讓老屋不再只是建築,有了情感和溫度,如此堆疊、複雜、多元的台灣街景躍然紙上,正是屬於我們的「台灣味」。 神農街綠色老屋 類別 住家 座落 台南市神農街 繪畫日期 2017.10.30...
by editor | 11 月 10, 2023 | 居
About游惠玲 曾任《商業周刊》〈alive〉資深撰述,當過10多年的生活飲食線記者,認為人與土地的故事永遠述說不完。很想下田,但肩無荷鋤之力,專注筆耕與弄鏟,現為不自由的自由工作者、十分滿足的皮蛋媽。FB:水方子廚房手記 半世紀前,位於台北市和平西路及環河南路交叉口的華江整宅,是前衛的集合住宅設計;此刻,位在城市邊陲的她,依舊奇幻。...
by editor | 6 月 20, 2023 | 居
Profile|OH DEAR studio 由陳維剛與妻子黃渝珊、弟弟陳維揚共組,三人分別具有建築、工業設計不同專業背景,使得 OH DEAR Studio 成為善於整合空間硬體、家具、視覺的設計公司,知名商空作品有:「Hotel de L’eau 留飯店」、「河床甜點」、「美菊」、「移動的鍋子」等。 www.ohdearstudio.com 台南新臨安橋旁,陳維剛與黃渝珊的OH D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