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房】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應該被打造成什麼樣子?

【小書房】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應該被打造成什麼樣子?

  Foreword 建築與環境影響著人類行為,也反映出人類的生活模式。韓國建築師俞炫準,細究古今、詳探東西方空間與時間,綜觀「建築」、「城市」與「生活」的獨特視角與深刻洞察,他在《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著作中提出許多發問與描述,意使讀者透過城市看見人類的生活樣貌,同時看見過去、現在與未來,傳統與尖端科學的相遇,探究人類如何打造出自己的居住空間,並提出一個能夠創造多元生活的空間藍圖。   建築的競爭關係...
【櫞椛文庫館長選書】引一道來自北方的光,重新思考對家的想像

【櫞椛文庫館長選書】引一道來自北方的光,重新思考對家的想像

About林廷璋 作家,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真實。   理想的「家」是什麼樣子的?是有一定結構、採光,還是壁面的漆料顏色,或者一切從簡,選擇特定風格的家具,來為整體空間定調。關於這些思考,其實可以很表象,也能包含一些更深層、私密的體悟。 隨著年齡、身體的老去,因為閱讀與書寫的累積,我不禁開始對文學當中的「空間」有了不同的觀看方式。我想,這應該都是從我母親身上學到的。 保留建築當中的細節,那裡藏有歷史工藝與記憶...
【小書房】國宴與家宴,光陰的故事

【小書房】國宴與家宴,光陰的故事

  Foreword 曾獲2003年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新書金榜的《國宴與家宴》,由曾任記者的王宣一為追憶母親而書寫,透過一場與兄弟姊妹們聚在一起回憶母親的餐桌談話展開全文,在母親離世後,用最日常的方式懷念她,一起圍桌吃飯、討論母親做的菜餚、懷念母親主持過的一場又一場飲宴,說起那些或大或小,或中或西的席間。這些一篇又一篇關於家庭飲饌的紀錄,為華人記錄下了一個那樣的年代,那是廚房與餐桌的光陰凝聚了說不完的家庭故事與文化的年代。  ...
【名人書房】黃國珍:解讀升級閱讀,創造更好的自己與世界

【名人書房】黃國珍:解讀升級閱讀,創造更好的自己與世界

身兼品學堂創辦人與《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的黃國珍,近年來走訪上百所校園,透過數百場各類閱讀講座及工作坊,分享關於閱讀、解讀與思考的種種,也寫下了數本相關議題的作品。相對於可以面對與會者的活動,喜歡直接交流的黃國珍,將寫書視為一場意外而孤獨的旅行,但透過寫書一步步引導讀者,從建立觀念到結合閱讀歷程與科學探究態度,收獲也是巨大且喜悅的。 理解萬物始於思考,閱讀方法系統化 儘管站在教育現場第一線的老師們,為了幫助學生培養閱讀能力與素養認真地投入了無數資源與心力,為何在最近一次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