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12 月 8, 2021 | 看人物
Profile曾志偉 自然洋行設計團隊創辦人與設計總監,多年來深究自然建築,希望藉由建築空間,在人和自然中創造連結,藉由人為構造體及地貌因素,將建築空間轉化成為自然與人之間的一種空間介質,回溯居住原始初衷。2008年在峇里島烏布成立生態建築實驗室,探索另一種新的生活實驗活動可能性,並試著打開所有的感觀,用視覺、聲音、氣味、味覺來接觸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宇宙,溫馨、寧靜、自在、愉悅並充滿能量。 ...
by editor | 11 月 29, 2021 | 居
201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日本出身的自然系建築師坂茂(Shigeru Ban),擅長發揮紙、木等特殊素材,且在材料上不斷追求尖端創新,佐以高超工藝,在全世界各地完成無數洋溢溫暖力量的作品,為建築手法帶來無限可能的想像。 彰顯人道主義的應急建築 有「人道主義建築師」之稱的坂茂,出生於日本東京都,年少時即赴往南加州建築學院,並在著名的柯柏聯盟學院(Cooper...
by editor | 10 月 20, 2021 | 看人物
Profile曾志偉 自然洋行設計團隊創辦人與設計總監,多年來深究自然建築,希望藉由建築空間,在人和自然中創造連結,藉由人為構造體及地貌因素,將建築空間轉化成為自然與人之間的一種空間介質,回溯居住原始初衷。2008年在峇里島烏布成立生態建築實驗室,探索另一種新的生活實驗活動可能性,並試著打開所有的感觀,用視覺、聲音、氣味、味覺來接觸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宇宙,溫馨、寧靜、自在、愉悅並充滿能量。 爬一小段陡坡,彎過幾折石階,來到隱匿在陽明山裡的「少少(Siu...
by editor | 8 月 19, 2021 | 居
不少人認為,21世紀的建築不該只是消耗能源,更要能自給自足。生於比利時、活躍於法國建築界的建築師文森・卡勒波特(Vincent Callebaut),以設計大型綠建築聞名,作品遍及全球,其位在菲律賓宿霧的作品「彩虹樹 RAINBOW TREE」,正溫柔地回應了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態關係。 靈感源於自然的超現實建築 綜觀卡勒波特從過去到現在的設計,一個個看似超現實且奇幻的建築,就如同建築師的生態理念種子,在世界各地將永續設計落成骨幹,深耕在地並持續發芽茁壯。...
by editor | 7 月 8, 2021 | 行
建築反映著當代生活與價值,也反映當代美學的趨勢。從古至今有不少功能與趣味並重的建築,無論是充滿幽默感或是童心盎然,都具體地表達這些建築大師純真質樸的想望與態度,讓人在城市與建築中找到更多玩心與想像。 曲線是宇宙的浪漫起源 瞭望巴西的天際線,被譽為「建築界畢卡索」的巴西建築之父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以流線預言未來,以皇冠、餐盤、波浪等,形塑出前所未有的建築,他的建築是科幻之作,在許多電影場景裡經常出現。 1943年,尼邁耶首次獨立設計完成的波浪形聖方濟教堂(Igreja Sao Francisco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