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台灣】隱世之美 來去同禮部落住一晚

【遊台灣】隱世之美 來去同禮部落住一晚

花蓮之美眾所周知,但有些美景深藏不露。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中,就有兩處隱身在深山之中的太魯閣族部落,分別為大同及大禮部落,是唯二沒有公路可抵達的原住民傳統舊部落,只能靠徒步前往,才能一探究竟。 徒步才能到的深山桃花源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原住民族為太魯閣族,在立霧溪流域一帶定居,過去在日治時期的理番政策下,大部分的部落均被遷移至淺山、平地,國民政府來台後更將族人遷居,但一些老人家因為喜歡山上生活而回歸居住,現僅存大禮、大同部落仍有居民活動。這裡沒有方便的車道,物資皆靠人力背負或流籠送達,部落甚至沒有電,因而被喻為「黑暗部落」。...
【遊台灣】山岳達人帶路 一探夢幻嘉明湖

【遊台灣】山岳達人帶路 一探夢幻嘉明湖

美麗的嘉明湖,為台灣第2高的高山湖泊,在陽光照映之下,呈現透明澄藍的水色,被稱為「天使的眼淚」。登山新手看到嘉明湖美麗夢幻的景象往往趨之若鶩,真想立刻身置在湖畔的美景之中,成為當前最熱門的登山路線之一。 至少規劃3天的行程攻頂 嘉明湖的登山口位在台東縣海端鄉的「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途中有2座山屋,到達嘉明湖單程約13公里。如果將嘉明湖國家步道分為3個路段,分別為從登山口到向陽山屋,再到嘉明湖避難山屋,最終為嘉明湖,路程皆為約4公里。...
【學建築】穀倉藝術館 老屋再生啟示錄

【學建築】穀倉藝術館 老屋再生啟示錄

來到台東池上,沿著火車鐵道前行,就能看見池上穀倉藝術館佇立在黃金稻浪之中,那神采奕奕的樣子令人難以聯想,它的前身是一棟容貌滄桑的60年老穀倉。 在當地企業多力米公司、台灣好基金會以及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陳冠華的聯手之下,老穀倉轉型成為地方藝術館,精神糧食替代五穀成了新的內容物,重新用不同角度與常民生活緊密相連,成為老屋節能減碳再生的新示範。 永續設計不是數據說了算  主持設計的陳冠華指出,要把穀倉轉型成美術館,一方面想維持自然採光,一方面又要顧及藝術品保存,或是觀賞者的舒適性,這當中的設計是一連串的權衡。...
【綠旅宿】台北時代寓所 放映綠旅行的幸福尺度

【綠旅宿】台北時代寓所 放映綠旅行的幸福尺度

2020年開幕的台北時代寓所(Hotel Resonance Taipei),作為在城市內提供品味人士便捷與舒適生活的精品酒店,打破現代酒店就是豪奢的印象,力求降低對環境衝擊與能源消耗帶來的影響,用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摩登設計,為台北都會帶來綠色亮點。 接連過去與未來印象共振...
【綠旅宿】跟環境的約定!來住淡水最美環保旅店

【綠旅宿】跟環境的約定!來住淡水最美環保旅店

追求地球永續,「綠色」概念已逐步走進大眾的日常意識,形成重視生態環境、落實環保的行為。對向來為提供行旅舒適性的旅宿來說,奢華享受的同時,往往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資源的環境問題上,因此當前,綠旅宿已不可避免地成為全球趨勢,台灣各地也有不少環保旅店出現,透過綠建築及各種節能降耗的行動,持續創造更美好的綠色生活。 用建築與大自然親密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