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10 月 16, 2020 | 愛閱讀
「音樂是隨風而逝的,它是一個聽過之後就消失的東西,它只存在於當下,所以歌詞必須要能夠依附在聲音上面,它才能夠立體起來。」被譽為音樂傳教士、廣播人、最專業耳朵、中西音樂活字典的馬世芳這樣形容他深愛的音樂。 訪問當天,陽光灑進書店,馬世芳背著玻璃窗坐著,不疾不徐地跟我們聊起音樂、文字和閱讀,每問他問題,他總是毫不費力地出口成文,彷彿在談一位老朋友的近況。 走上「音樂阿宅」的不歸路...
by editor | 5 月 6, 2020 | 愛閱讀
第二人生,從幾歲開始?隨著松年學苑課程的普設,「活到老,學到老」已是樂齡者的日常。 無論電影《我們來跳舞》男主角因為迷上舞蹈老師的魅力而接觸國標舞,甚或紀錄片《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中,有人70歲開始練習書法、有人80歲才學騎機車並考取駕照,生命轉場之際,「自我實現」填補了空缺。 Never Too Late 常聞「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以及種種趁早學樂器的好處,間接宣告成年後才要開始的困難度。《中年學音樂》是美國教育家約翰‧霍特(John...
by editor | 3 月 2, 2020 | 樂
什麼是自然音樂?自然音樂也被稱為綠色音樂、芬多精音樂、環境音樂(Ambient Music),它透過「取樣」(Sampling)自然界中各種動物聲、地景聲、風雨的氣候聲,結合音樂,創作出能平撫人心、鎮靜靈魂的曲風。 實力派的台灣大地歌手 這樣把自然與音樂結合的想法,70年代就開始出現在歐美音樂界,發展至今,台灣也有屬於自己的自然音樂,其中作品最豐富的製作人當屬吳金黛。 她長期走訪台灣各地,在野地環境錄下的蟲魚鳥獸之聲,用音樂表現了風的氣息、水的流洩、鳥的靈動、蛙的唱合……在音樂裡描繪生生不息的大地,點出自然生活的喜悅與趣味。...
by editor | 5 月 23, 2019 | 樂
消逝的事物,需要由我們自己好好守護。由三金設計師方序中所策劃的《小花計畫展-查無此人|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今日於當代藝術館開幕,特別邀請到瑪莎擔任音樂總監,林強、娃娃、阿信、茄子蛋、李英宏、家家、HUSH 等音樂人創作歌曲,挖掘生命中的失去。並找來豪華朗機工、明和電機、李霽、王宗欣、吳仲倫等藝術家創作,打造獨一無二的看展經驗,凝聚當代重量級設計、音樂、藝術創作的力量,讓每個走進去的你,都感受到懷念與希望保護珍貴事物的心情。 本次參展的強悍陣容精彩可期;曾以金馬 54、金馬 55...
by editor | 5 月 23, 2019 | 愛閱讀
「書與人、新的相遇方式」一語說明book pick orchestra的成立意義。由編輯、一般企業上班族等不同領域的人,因為愛書而集合在一起的團體book pick orchestra由川上洋平主導,曾替栃木縣益子町的藝廊咖啡「starnet」、共享辦公室「HAPON新宿」進行選書,也在許多圖書館、文學館辦過選書座談、工作坊,目前正活躍於日本全國各地,有哪裡需要書,就有可能在那裡遇見book pick orchestra。以下,來介紹長期與短期的活動,下次去日本時別忘了一起去參加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