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從幾歲開始?隨著松年學苑課程的普設,「活到老,學到老」已是樂齡者的日常。

無論電影《我們來跳舞》男主角因為迷上舞蹈老師的魅力而接觸國標舞,甚或紀錄片《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中,有人70歲開始練習書法、有人80歲才學騎機車並考取駕照,生命轉場之際,「自我實現」填補了空缺。

Never Too Late

常聞「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以及種種趁早學樂器的好處,間接宣告成年後才要開始的困難度。《中年學音樂》是美國教育家約翰‧霍特(John Holt)回憶錄式的「學習筆記」,其寫作動機源於鼓勵猶疑自己是否該學唱歌或學樂器的成年人,就像它的原文書名《Never Too Late》——永遠不會太遲!

從深受感動的第一曲〈Jolly Boating Weather〉起,迪士尼動畫《幻想曲》中的〈Rite of Spring〉,赫曼樂團〈They Went That Way〉,乃至布拉姆斯、巴哈、貝多芬以及其他「穿透耳膜、刺進胸膛」的偉大音樂,宛如追溯血緣般,作者霍特梳理出自身的音樂族譜。

他自言沒有特殊音樂背景,儘管參加過男聲四重唱、合唱團,或是戀情結束、工作陷入谷底時忽然買了一把吉他,卻是在34歲開始吹長笛、40歲拉大提琴,爾後中斷數年,直到50歲才重拾琴藝,成為人生職志。

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特別推崇霍特「對生命第二志業的熱情,也粉碎了人必須從小學樂器(或語言、運動)的迷思,激勵所有夢想學習新事物的讀者。」誠然,勇於逐夢,就有機會成真。

清出一個空間

各種樂曲的持續練習,使霍特的手更「強壯、敏捷、靈活、準確」,能夠感覺自己正在進步,而且嘗試克服視譜能力,終於成就了「琴弓偎依著我的手指,彷彿是從我手中長出來的一部分」的美妙經驗。

英國鋼琴家馬修‧阿諾(Matthew Arnold)被問及如何在擔負重要職務之餘還能找到時間練琴?他說:「我清出一個空間。」

霍特借用這個故事來呼應:「每個想學好音樂的成年人,都得清出一個空間。他們必須放棄許多事,包括他們所喜愛的事。」為了把時間留給音樂,必須對過剩的娛樂稍作取捨。

儘管霍特能為音樂騰出空間,終究也不得不面對50歲過後在神經和肌肉系統方面的退化。然而,就算無法變成精湛的大提琴手,他告訴自己:「過去這些年來,我從中獲得很多樂趣,所以這條路我會繼續走下去。」找回前半場失落的一角後,將要會見大圓滿,泰然自在向前行。

書名:《中年學音樂:一位教育家的學習筆記》

作者:約翰.霍特 出版:張老師文化

延伸閱讀:

◎侯吉諒《大人的書寫》(木馬)

◎山田泉《坐著就能做!銀髮族瑜珈:避免跌倒、改善失眠、舒緩身心、預防失能》(旗標)

◎沈瑞琳《園藝治療:香草療癒你我他》(麥浩斯)

◎電影《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台灣)

◎電影《我們來跳舞》(日本版)、《來跳舞吧》(美國版)

 

Text╱吳佩霜

Photo╱達志影像/Shutterstock、張老師出版社

延伸閱讀:舞動熟齡人生

 


你也會有興趣